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辛亥志士后人:参加新中国建设是一生最高峰

2011年09月29日 14: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辛亥志士后人:参加新中国建设是一生最高峰
96岁的黄寿珍在夏威夷接受专访。(林亚茗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她的丈夫叫陈志昆,是孙中山儿子孙科的内弟;她的父亲黄烈则是参加过广州起义的辛亥志士。她就是黄寿珍,他们土生土长于美国夏威夷,却终生牵挂中华故土。

  近日,美国夏威夷州政府举办了百年辛亥图片展。陈志昆、黄寿珍夫妇的女儿——陈燕代表父母参加了剪彩仪式。今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出版了由她编写的《宋庆龄致陈志昆夫妇陈燕书信选编》一书。遗憾的是,她的父亲——陈志昆先生已逝世,无法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重温百年传奇。

  本报(南方日报)记者赴夏威夷专访了96岁高龄的黄寿珍老人。从她与丈夫的人生可以折射出华侨不仅是为辛亥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为新中国及改革开放也功劳卓著。

  年近百岁的她回忆起和丈夫的世纪人生,充满温暖:“在北京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那11年,是我们一生中最高峰的日子。”

  父亲带枪回中国参加广州起义

  南方日报:1894年,当孙中山先生在这里成立的革命组织——兴中会时,不少中山乡亲成为中坚力量。您的父亲与孙中山曾是革命同伴?

  黄寿珍:我和丈夫陈志昆的祖籍是广东中山,但都在夏威夷檀香山生长。我父亲原先叫黄官烈,与孙中山先生是同乡。他在檀香山接受了孙先生的思想,加入了同盟会,孙先生在演讲时说:“不要做官,而要为民服务。”他听了后就改名叫黄烈,去掉那个“官”字。

  南方日报:他还回国参加了武装起义?

  黄寿珍:孙先生发动广州起义,我父亲带上手枪回中国参加。起义失败后,他死里逃生,回到夏威夷。父亲很有抱负,对中国感情很深。老式的中国家庭重男轻女,而他却说“女儿也要读大学,将来能够为中国服务。”这个思想也一直鼓励我多学习,我还专门学了中文。当时的中文老师也很有革命思想,在课堂上介绍“三民主义”和中国的变化。

  丈夫在延安见到了毛泽东

  南方日报:您丈夫陈志昆的经历也非常特别。

  黄寿珍:志昆从小就常听妈妈说,“中国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他从小为中华民族的前途担忧,在夏威夷大学念书时就担任中国学生联合会主席。

  1934年,孙中山的儿子、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到檀香山探亲。他看到陈志昆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时,就要他担任英文秘书,带他回到中国。在这期间,孙科对他说:“做人不能忘了根本,你回家乡中山走走。”于是,他首次回到故乡。

  南方日报:1939年,在中国的抗战最紧张的时刻他怎么到延安的?

  黄寿珍:他在美国时刻牵挂着中国的战事,当看到了美国进步记者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及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后,心灵受到了震撼,就想到延安去参加抗日。

  他们学校的沙志培教授是周恩来在南开大学时的同学,于是写信给周恩来,转达了志昆的抗日决心,周先生很快回信表示欢迎。志昆辗转经过香港、越南、昆明、桂林、到了重庆,见到了邓颖超,是邓颖超带他去了延安。志昆在那里住了9个月,见到了自己敬仰的毛泽东。

  每当志昆后来讲起这件事时,都好像发生在昨天:“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很紧张,但他非常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他问我从哪里回来,我说是檀香山,他就拿来一张地图要我指出来。”他们谈孙中山,谈国共合作,谈中国时局和美国形势。毛泽东对战争态势与发展分析得十分透彻,对敌人的兵力与部署了如指掌,令他更增敬意。

  南方日报:毛泽东还为他写了题词。

  黄寿珍:他挥笔为志昆写下:“将一切真正救国的志士团结起来,中国就有出路。这种志士就是不谋私利,牺牲自己,专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人。”他还认识了周恩来、朱德、王震等中共领导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