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鹏:祖国强大,才有华侨家庭的幸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李贤鹏:祖国强大,才有华侨家庭的幸福
2009年09月11日 11:15 来源:金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4日本报刊登我们正在寻访“爱国侨眷李贤鹏和他的学生”的老照片后,为我们提供线索的有市侨联的机关干部,有李贤鹏的学生,也有李贤鹏的同事友人。

  李贤鹏,1934年出生于福建石狮。早年,他的祖父带着他的父亲、叔叔到南洋谋生,侨居菲律宾。小时候,他也办过出境手续,至今仍保留着那时拍的照片;但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出境手续办了一半,无法成行了。

  现在,他所有亲人均定居香港,但他一直留在金华。1957年从浙江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分配到金华一中任教。1995年退休,2000年开始在金华市成功学校任常务副校长。

  金华市区汪姜街77号,金华一中第一宿舍区。这里的房子在繁华的都市里显得陈旧,75平方米的三居室挂满了照片、题词,记录了老人的付出与收获。几十年来远离亲人、单身一人在金华工作的他,如今虽然身材瘦削,但依然精神矍铄、温文尔雅。

  从李贤鹏身上,我们读懂了一颗爱国心,也读懂了人民教师的神圣。

  坚持留下

  1957年,李贤鹏分配到金华一中;1958年,金华一中就从市区搬迁到婺城区蒋堂镇。

  “住茅草屋,睡稻草铺,走黄泥路,周围荒凉,夜里还有狼,生活艰苦到买不到一颗水果糖。”李贤鹏说,这对他这个刚出校门娇生惯养的华侨子弟、五谷不分的书生是个严峻考验。是继续留在蒋堂磨炼成人,还是回到香港和亲人团聚、过富裕舒适的生活?李贤鹏犹豫过。但他留了下来。“我既当班主任,又当生产队长;既要向人求教干农活、苦力活,又要教书育人。”

  第二次抉择是在1962年。当时校长王宗元动员李贤鹏去香港探亲。他第一次到香港,一家人终于团聚。“他们心疼我,以前没办法,只能让我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现在条件好了,劝我在香港工作。”但李贤鹏没答应。家里人为他安排了教师职位,他不干;给他钱让他经商,他也不干。

  时任金华一中党支部书记、后曾任金华市委(小市)宣传部长的朱履光对此印象深刻。“因为兼管统战工作,李贤鹏回香港前向我汇报,我说可以的,留在香港继承家业也可以。我想,他这一去肯定不会回来了。”

  那时是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学生连饭都吃不上,靠吃地瓜度日。

  但李贤鹏还是回来了,并给朱履光带回一包方块糖。“就是泡咖啡的那种。当时内地买不到白糖,凭票供应的,这种方块糖见都没见过。”生活水平的差距如此之大,但李贤鹏留下的决心如此之坚定。朱履光说:“我真的没想到。”

  第三次抉择是在1978年。那年寒假,他带上10岁的儿子到香港探亲,这是第一次在香港家中和双亲欢度春节。家里人又要他和儿子都留居香港,他仍没答应,没度完假期就回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李贤鹏说,他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人民教师,“是祖国培养了我,我当然要报效祖国。”多次劝说儿子留在自己身边的努力均告失败后,父亲欣慰地说:“祖国需要你,你就回去吧。”李贤鹏说,父亲在异国他乡谋生,饱受欺负,因此老人家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幸福的华侨家庭……

  他就这样把自己的精力都扑在教育事业上。结婚后,妻子在老家福建的一所学校教书,也要他调过去,但他没舍得金华一中的师生;1976年,父母亲担心李贤鹏在生活上遭受困难,特地在老家为他造了一幢小洋房,再次劝他调回老家,他还是没有离开蒋堂;妻子后来到了香港,好不容易等到李贤鹏退休了,却还是没等到丈夫来香港团聚。他又开始了在成功学校的工作……

  李贤鹏还把自己看做是加强海外侨胞与祖国联系的桥梁。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不久,海外华侨对国内的形势都不太清楚,他便经常把社会主义祖国鼓舞人心的喜讯,写信告诉家人,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前进的步伐。

  有一年,在菲律宾的叔叔筹集了一笔数目可观的款项,准备给祖母做80大寿。李贤鹏得知后,马上写信给叔叔和祖母,劝他们注意节约,多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祖母和叔叔深为祖国灿烂的前景所鼓舞,也为李贤鹏对祖国的热忱所感动,省下部分钱,捐赠给家乡办医院、购买农机具。

  又有一次,老家要办一所小学。李贤鹏又写信给家人,动员他们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出力。在许多侨胞的支持下,这所华侨小学如期创办起来。

  李贤鹏认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从1980年开始,他的爱国主义报告至今未停过。

  1990年,金华八中一位老师给李贤鹏写信:“由于您在我校教工大会上所作的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所以学校领导很想请您来我校,给全校学生作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不知你意下如何,能否满足我们的要求?”

  这样的来信不计其数。除了金华各县市,李贤鹏还在杭州、温州、衢州等地作过200多场报告,听众超过20万人。

  有的单位给李贤鹏寄来报告酬劳费,他在退回酬劳费的信中说:“我只有宣传‘三热爱’的义务,没有拿钱的权利,宣传爱国主义、播撒爱国种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陶冶青少年‘三热爱’的心灵,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闻链接】市侨联副主席章耀明说,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每年走出国门和从海外归来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以归侨、侨眷、侨属企业、侨联干部和委员为主的侨界力量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近5年来全市侨联引进或参与引进外资1.5亿美元,港币465万元,引进内资人民币1.23亿元。其中市侨联引进15家高技术企业。连续5届“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共邀请到112位海外博士、硕士来金参加活动,搜集海外博士可供合作的项目、专利、技术550多项,与我市企业共签订项目合作协议48项。还有23位海外博士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6位海外博士到浙师大任教。

  另外,侨界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5年来共协调经费1500多万元,帮助修筑村道路78公里、铺设饮水管道32.5公里、修建饮水池65个,为25个农村老年活动室购置文化设施,帮助168个村安装健身器材。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