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侨在潮汕修堤复产的事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潮侨在潮汕修堤复产的事迹
2010年01月21日 11:29 来源:潮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利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收成和民众的生活。近代南洋潮侨对潮汕农业生产的第一项贡献,就是多次以爱国爱乡的真情实意,慷慨捐资修筑潮汕的堤防,帮助民众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

  泰国潮侨郑智勇在近代捐巨资修复潮州韩江南北堤的动人事迹,一直受到潮汕民众的赞扬。清朝末年,潮州的韩江北堤由于年久失修,每逢汛期,险象横生,崩决无常。对此,郑智勇急民众之所急,于1918年初慷慨捐资7万多银元,在北堤堤身松动的地方,筑三合土龙骨长38丈、深3.7丈,并在其他堤段填石、打桩、添筑石篱等,使北堤得到修复,潮州民众因此在北堤建起“郑公智勇纪念亭”,盛赞郑智勇捐资修北堤的事迹。1918年2月13日,潮汕地区发生地震,韩江南堤受地震牵动,罅漏百出,若逢江水暴涨,冲决堤防,韩江下游的田园、房舍和民众生命财产必将遭到不堪设想的损失。郑智勇闻讯之后,立即“捐金钜万”,作为修复韩江南堤之用。他还委派儿子郑雄才、郑法才亲赴工地,主持修堤工程,并用往来曼谷和汕头之间的五福船务公司的轮船运来大批修堤物资。当时南堤的修复工程,采取“漏者塞之,低者增之”的办法,在各堤段添筑龙骨、填石、打桩等,于1919年8月竣工。郑智勇前后捐资修复潮州的韩江各堤防的金额,累计为38万银元。潮汕民众为感激郑智勇捐资修堤的义举,又在南堤竖起“郑公智勇纪念碑”,此碑至今犹存。从此以后,“二哥丰做堤”这句话,便在潮汕流传而成为民谚。

  在郑智勇捐资修复南堤的期间,潮安县庵埠、彩塘、东凤、金石、浮洋、龙湖、云步等地旅居新加坡的华侨,由廖正兴、陈德润、杨缵文、陈若愚、刘炳炎、刘隆镇、刘正兴、杨书典等发动捐款修筑韩江堤防,侨胞们热烈响应,共捐叻币40多万元。经过新加坡潮安七都同侨协商,设立新加坡潮安七都修堤局,专司修复潮安七都韩江堤防事宜,并保管捐款。潮籍侨领廖正兴被推举为该修堤局总理,陈德润为副总理,委派杨缵文、吴楚碧、陈友让为代表,驻潮州监督修堤工程并管理修堤用款。杨缵文等不辞辛劳,多次到潮州监修潮安七都的南堤修复工程,不仅使受潮汕地震影响的潮安七都韩江堤防得到修复,而且其后又多次整修。如1949年杨缵文等回潮安时,了解到潮安东凤博士林村和龙湖市头等处堤段损伤,即返新加坡向潮安七都修堤局报告,经过修堤局同仁商议,一致决定汇款叻币24000元,修复上述堤段。

  1922年8月2日,潮汕地区发生“八•二”风灾,沿海各地河堤崩溃,房屋倒塌无数,农作物全部被毁,民众被溺死者多达34500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闻讯,即捐献款物回潮救灾,仅捐款就达二百多万银元。其时,海外华侨除赈济灾民外,协力帮助澄海等地修复被破坏的河堤,使民众得以恢复农业生产。

  潮安县江东的西陇堤,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数次崩溃,屡修屡决,危害江东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帮助潮安江东民众解除水患,新加坡潮安籍华侨廖正兴、刘荣丰、杨缵文和马来西亚澄海籍华侨李伟南等,共捐资2.97万银元,作为修复西陇堤之用。这一修堤工程于1927年竣工,江东民众为了纪念华侨捐资修复西陇堤的事迹,特在西陇堤上建“惠荫亭”一座,撰文记事,连同捐款芳名勒碑于亭中。由于附近民众的珍视保护,该亭至今仍保存无损。

  在近代潮汕城乡,南洋潮侨捐资修水利的,还有旅泰潮安辅益社多次汇款协助整修韩江北堤;泰国华侨余子亮,曾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捐款整理黄冈河等。(杨群熙)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