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南侨机工身份获证实 海南籍幸存者升至5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97岁南侨机工身份获证实 海南籍幸存者升至5人
2010年02月20日 14:50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他靠“走后门”成为一名南侨机工,从新加坡踏上爱国抗日的回国之路;他为了赶走日本侵略者,深入越南密林地区,收集日军情报;他憎恶内战,毅然起义加入解放军……一生坎坷曲折,爱国爱乡,坦荡奉献,却又倍受折磨终不言悔,他就是琼籍南侨机工吴开进,一位现今居住在文昌乡下的97岁老人。近日,记者走进吴老家采访了他。

  南侨机工,一个历史性的名词。年轻的一代,绝大多数不知道南侨机工。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的简称,1939年2月至9月,3000多名华侨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工人,在爱国侨领陈嘉庚领导的南侨筹赈总会号召下回国参加抗日救亡,驱驰在滇缅公路上,运输抗日物资和军队。其中,就有800多名琼籍南侨机工。

  去年3月和10月,《海南日报》曾两次组织报道小组,重走滇缅路,以寻访当年琼籍南侨机工战斗、生活的地方,追寻他们曾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英勇悲壮的事迹。两次寻访,报道小组均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至今尚存于世的琼籍南侨机工仅有4人,分别是定居于云南保山的翁家贵、云南昆明的罗开瑚,定居于海南省琼海中原镇的吴惠民、万宁龙滚镇的谢章农。

  近日,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叶军与记者取得联系。“记者同志,我会新发现文昌还有一名健在的南侨机工,叫吴开进,97岁了。”

  在叶军带领下,记者找到了位于文昌市头苑镇坑尾村的吴开进家。吴老穿着一件蓝色T恤和深色长裤,头发有些花白了,但精神很好,声音洪亮,看上去像70多岁的老人。由于头天晚上不小心摔倒了,吴老右腿受伤,不能站立,他一直坐在家中的木椅上接受记者采访。

  吴老1913年出生,1936年,迫于生计到新加坡投靠先到南洋谋生的3位哥哥,谋得电镀工一职。1939年,南侨筹赈总会号召会开车、会修车的爱国华侨青年回国抗日,吴开进得知后,急得夜不能寐。“我3位哥哥也支持我回国抗日。可是我一不会开车,二不会修车,最后,三哥找到一位车行朋友帮忙,请他出具了我会修车的证明,终于如愿回国。”吴老说,他是1939年7月17日第八批回国的,回国后分配到西南运输处职工队,负责汽车零配件发放工作。“当时战火相当激烈,滇缅公路路况也很差,每天都有很多司机前来领取零配件。”

  “我发现并找到吴开进老人,非常偶然。”叶军说,去年12月30日,他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从会上获悉有一个黄埔军校校友叫吴开进,是南侨机工。当天晚上,叶军就打电话与吴老取得联系。“为了查证吴老的身份,我还请云南省档案馆帮忙查询吴老档案资料,最后找到了吴老的复员申请书,证实吴老的确是南侨机工。”叶军告诉记者,1月28日,云南省档案馆将吴老的档案资料传真回海南。“至此说明,共有5位琼籍南侨机工健在。”

  然而,由于吴老所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加上他年纪大了,与外界联系也很少,过去,没有任何部门了解吴老南侨机工的身份。因此,从1992年由国务院侨办发放的南侨机工生活补贴,吴至今未领取分文。谈起这些,吴老很坦然,他没觉得自己有什么损失,“回国抗日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不是为了自己享福,我不后悔。”

  吴老一直生活在坑尾村,女儿和女婿照顾他的生活。“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出去散散步,和村里的老人聊聊天。”吴老说,人生总会有得有失,不要去计较付出,就能长寿。

  据叶军介绍,除南侨机工本人外,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还找到居住在海南的南侨机工遗孀及后代200多人。(范南虹 梁昆 许环峰)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