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是人民家国情怀的生动见证,也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我们有幸成长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更需要传播与涵养家国情怀,聚合筑梦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用青春与热血谱写时代芳华。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爱老等新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0月14日,“创享长寿时代 • 追梦精彩人生”第二届泰康居民节重阳盛典在北京举办。重阳节当天,泰康之家全国7城8地养老社区同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庆祝活动,居民齐聚一堂,共同欢度重阳佳节,共享长寿时代泰康居民体系建设成果。
  10月1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当天,由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组织的重阳节关爱老华侨华人活动在莫斯科举行。
2021年北京老年钓鱼比赛举行 仙都黄帝祭典10月将启 邀全球华夏儿女线上祈福
  •   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   佩茱萸: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其实,茱萸香味浓,实则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   赏菊: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   放纸鸢:自古相传,重阳时有放风筝的习俗。在北方,春秋少雨,天晴多风,以清明、重阳为界,都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在南方,春季多雨,只有重阳时,风轻日明,风筝可乘风而上。

  •   食重阳糕:糕与“高”同音。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重阳糕品种很多,主要有菊花糕、万象糕、狮蛮糕、食禄糕和花糕等。

  •   喝菊花酒: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酒又为阳水。菊花酒因而被视作重阳必饮,能壮筋骨、补髓延年、益寿耐老,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长命酒”。

  • 重阳节的“那些事儿”,你了解多少?
  • “重阳节有何习俗?”“重阳节何时成为正式节日?”“重阳节最早和最晚都在一年中的哪一天?”“为什么把老年节定在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14日将迎来重阳佳节,当你登高、赏菊时,可曾想过这些问题?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据研究,重阳登高源于山岳崇拜,宴饮源于庆贺丰收,所以自古以来,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秋游观景、吟咏骋怀、佩插茱萸、亲朋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 除了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还能干点啥
  • 插茱萸、求寿、登高、享宴、食糕、辞青、省亲……这些活动在历史延续过程中逐渐成为重阳节俗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杂糅过程中,使其文化内涵被不断延展丰富。

    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对国家和社会都极为重要。对年轻人来说,重阳节行孝道当是题中之意。中华传统文化的“百善孝为先”,在当下依然应当尊崇,但孝道并非年轻人的负担和枷锁,而成为维系长辈与晚辈关系的精神纽带之一。

  • 西藏普兰边检民警:让孤寡老人迎来有“儿女”陪伴的温馨重阳节
  • 记者12日从西藏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简称普兰边检站)获悉,随着2021年“重阳节”的临近,普兰边检站组织民警深入普兰县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行动,为孤寡老人送去重阳节的慰问品及节日祝福。

    普兰县敬老院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海拔近4000米。普兰边检站执勤三队副队长罗生林告诉记者,开展此次“重阳送温暖”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积极引导广大民警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江苏丰县:“红丝带”“爱心铃”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求助的信号,社区还特意为红丝带加装了小铃铛。 [更多]

浙江衢州:内外兼修奔赴“长寿梦”

  衢州被称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文脉绵长、底蕴深厚。近年来,以“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为目标…… [更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孝亲敬老之心需常有、常在。大力传承重阳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之光照进现实,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让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活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