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采油队组建于1960年,是“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发源地。主要开采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三套层系,管理面积7.33平方公里。现有员工78人,其中党员21人,管理油水井363口、计量间11座,转油站1座。

  “三老四严”传家宝50多年不走样,建队当年就被会战领导小组授予“钢铁采油队”,进入新时期,老标杆不断焕发新光彩,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三老四严”薪火相传

  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采油队总有着讲不完的历史和传承。

  虽然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工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唯独不变的是对“三老四严”传家宝的薪火相传。

  “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50多年来,作为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老四严”在油田开发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四采油队更是大庆油田的队伍之魂。

  1963年10月9日,《战报》发表《认真贯彻“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的作风》,全文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草稿)》中,关于工作作风的问题。从此“三老四严”成为大庆石油人的精神基因,而中四采油队的成长也开始从弘扬“三老四严”优良传统起步。

  作为“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发源地,中四采油队肩上传承的责任更重。新时期新形势下,他们对传统的传承与践行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又在新时期赋予了“三老四严”怎样的新内涵?

  9月29日,记者再次走进这里,倾听那些有关于“三老四严”传承的故事,近距离感悟这种精神的力量。

  走进中四采油队队部,会让人立刻感受到一种力量,这种感受不仅来自于墙壁上张贴的“三老四严”和“标兵故事”宣传板上文字的讲述,更来自于每一名员工从穿戴工服的整齐,奔赴岗位的有序,展现出的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

  “四队的采油人都有一个根,三老四严是我们的队魂……”早会上,中四采油队传来了嘹亮的《身在四队做传人》队歌。

  细听,每一句歌词都是对中四采油队优良传统的回顾与感悟。“每天早上唱响我们自己创作的队歌,很提劲儿,让我们精神饱满地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采油工李卓伦告诉记者。

  这么多年,中四采油队始终坚持用“三老四严”育人铸魂,对优良传统的再学习、再教育从未停止过,中四采油队的每一分子都无时不刻地接受着“精神洗礼”。

  他们坚持每天唱队歌不间断、新员工队史教育不间断、每周队务会讲传统故事不间断,还总结出“观听讲谈唱写演展”八字教育法,让“三老四严”入耳入脑,入言入行。

  “我们始终坚持把‘三老四严’贯穿于思想教育全过程,通过学传统、育文化、树形象,就是要形成人人坚持‘三老四严’,事事做到‘三老四严’。”该队党支部书记李雪莹告诉记者。

  在中四采油队会议室外墙壁上一幅题为《岁月》的油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画中一名工人坐在前面若有所思,身后是几名六七十年代的采油工在认真工作。

  “这是我们一个维修工人自己创作的,他想表达的是一种回顾和感怀,也是对传统的传承、延续的思考。”李雪莹说道。

  当年,由一个刮蜡片引发了中四队深刻的思考,从此,中四采油队干部员工以实事求是、严细认真的作风对待每一项工作。

  今天,依然如此。

  他们坚持把“三老四严”的优良作风融入到生产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用他们的话说,“三老四严”既是要求,又是标准,关键是严,核心是细。

  有这样一组数据:自1960年建队至今,油水井资料全准率始终保持100%,106.6万次巡回检查无一遗漏,25.54万张报表填写无一涂改,4992万个生产数据无一差错。

  这就是传统。一个个精准数据的背后,正是他们用“三老四严”的态度,踏踏实实抓开发的最好证明。

  在“三老四严,诚信开发”的管理理念下,他们自觉做到“讲诚信、说实话、不造假”。

  记得有一次,在地质资料检查时,一名采油工发现一口注水井压力上升了0.1兆帕,担心如实填写会影响检查成绩。地质技术员刘忠永得知情况后,坚持如实上报数据,并找出压力异常原因。他说:“‘三老四严’讲的就是实事求是,一个假数据不仅会影响油田开发,也会丢掉中四队的好传统,名次丢了可以再夺,传统丢了却无法再补。”

  传承,本质上是践行。

  一进入中四采油队会议室,“弘扬优良传统,当好标杆旗帜”的标语很“打眼”,作为老标杆,新时期,他们将“三老四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当好标杆旗帜的实践中,他们更“打样”。

  当前,虽然油田发展形势严峻复杂,但作为老标杆,中四采油队立志要有新作为,他们始终在积蓄一种积极的力量,以实干树标杆举旗帜,以实干促发展增效益。

  “我们将‘三老四严’的作风与过‘紧日子’的思想融合,不断强化效益意识,有效控制成本,精细挖潜,就是要实实在在提效益。”李雪莹说道。

  在这方面,中四采油队创新了很多管理方法。

  比如,推行全要素绩效考核机制、开展“四个不出队”修旧利废,更创新“区域化”管理模式,积极挖掘劳动用工潜力,创造了当年增井增站不增人的纪录,目前人均管理井数由2010年10口井/人上升到17.7口井/人。

  更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

  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中四采油队从细处下实功,就说抽油机盘根,加紧了费电,加松了漏油,现在队里采油工都把盘根加到松紧合适,宁可多紧几次盘根,多擦几遍光杆上的油渍,也要把电省下来。这样一来,每口井每天能节电5.5度,一年下来,全队光这一项就能省下40多万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宁可调千遍,不费一度电。”

  记得有一年,中四采油队182口新井投产,按计划要4个多月才能完成,当时产量任务非常紧张,为了夺油抢产,施工单位半夜完工,就半夜上去投产,道路泥泞,车辆进不去,就人拉肩扛,仅用60天就完成投产任务,抢出产量1.4万多吨。

  “这就是中四队人。”李雪莹说,“做人、干事实实在在,真抓真干啊!宁掉几斤肉,不舍一两油。”

  传承“三老四严”优良传统是责,践行这种精神在心。责之所在,心之所往。用“三老四严”建队育魂,锤炼作风,才能确保传统不丢,旗帜高扬。

  每口印着“中四队”名字的油水井,都代表着大庆油田的形象,同样,传承践行“三老四严”优良传统也是每个大庆石油人的责任,让精神力量薪火相传,它必将激励新时期大庆石油人去书写新的精彩。

  来源:《大庆油田报》2017/9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