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庆油田如何激发全员智慧,收获“创新红利”

  一说创新,有的人就觉得很难,认为那是高科技人才才能做的事。

  其实不然,这里说的创新有三层含义:更新;改变;创造新的东西。

  更新一个操作、改变一条线路、变换一种方法、想出一条新思路……这都是创新。

  怎样才能走上“创新路”?怎样才能找到“创新点”?如何能多出创新成果?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利用几天时间,采访了油田18位创新专家,听他们讲述创新故事,分享创新经验,近距离接触创新成果。

  一圈采访下来,记者深深感受到了大庆油田通过激发全员智慧,收获了满满的“创新红利”。

  人人想创新、人人敢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创新的种子如何在大庆油田每名员工心中都发芽,并且开花结果?究其根源,是有适宜的创新环境。

  机制是“土壤”。一个人积极创新,可能是个人的才干和勤奋使然。一代人努力创新,可能是时代背景使然。但几代人持续不断地致力于创新,必然源于制度体系的支撑。大庆油田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自主创新管理体系,正是这个企业创新成果迭出、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内在基因。

  平台是“水”。创新有平台,创客有舞台。大庆油田工会充分发挥劳模群体的典型引领作用,成立6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予重点扶持,实行有效管理,在全油田形成了一个个攻关团队,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和团队的方向标。

  氛围是“空气”。全员创新是大庆油田的一个优良传统。早在油田开发建设初期,余秋里、康世恩等第一代油田领导人就在全油田组织开展了“全员抓地质”、“石油工作者的岗位在地下,斗争对象是油层”等群众性创新活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庆油田深化全员创新实践,激励员工学技术、练本领、搞创新,完善管理办法,做实管理举措,营造了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技术革新工作室、“283”技术革新工作法、技术革新原理有形化、技术革新推广示范区,这四种革新模式让员工劲刮“头脑风暴”;120期职工创新大讲堂,大力开展“赤脚医生”走基层、进车间活动,参加油田内外协作共建活动,促进了不同单位之间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互联互通,推动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向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

  激励措施是“阳光”。在大庆油田,重奖创新人员早已不是稀奇事了。科研人员可通过承担科研课题拿酬金,专家也好,普通技术员也好,一线员工也好,凡能推进创新、革新,为持续稳产贡献力量者,皆视为人才,皆给予政策激励,而且生产一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摸索、实践、总结而提炼出来的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经济性和普及性的发明创造,以员工的名字命名,激励他们继续发挥原创精神,自主创新,努力钻研,刻苦攻关,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员工是企业创新创效的主力军。无论创新实践的推进还是创新成果的转化,员工参与面越广,参与程度越高,创新成果就越丰硕、越显著,效益提高就越明显。现如今,大庆油田的“创新种子”在精心培育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带来的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并“落地成金”转化为生产力,也为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践行责任使命,实现新时代油田振兴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期待,大庆油田继续激发全员智慧,收获更多的“创新红利”。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