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政府扶持“非遗” 苏州一批老手艺起死回生

2011年02月28日 09:48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24项国家级非遗,64项省级非遗。记者近日走访了苏州多位非遗传承人和多处非遗传承基地,发现:老手艺在这里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香山帮”:政府建起最大广告牌

  在胥口镇蒯祥古建公司,记者并未见着公司总经理、香山帮古建技艺传承人杨根兴。原来,他正在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工地上。电话中问起他的绝活,他兴致勃勃地介绍:当初城市建筑用上钢筋水泥和现代化机械,我们都以为,传统瓦木工没饭吃了。而事实上,如今不少地方都在兴建仿古建筑,外国人也对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现在,我的公司已在广州、上海、南京都开了分公司,固定工人就有几百个呢。

  “古建市场这么好,政府的支持很大啊!”杨根兴特意补充一句。

  杨根兴说的政府支持,指的是吴中区和胥口镇2006年投资5亿元建设的以传承发展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为宗旨的香山工坊。

  镇党委书记许振华带着记者参观了香山工坊。一路上他不停介绍:香山帮是集木作、水作、砖雕、木雕、石雕等多种工艺的建筑群体,因明代建造了北京故宫而闻名天下。但这样多工种的集合,单靠传承人的个人力量很难有效保护,政府先行投入,为的就是扩大影响,求得发展。

  占地380亩的香山工坊包含园博区、作坊区、生产区等功能区域,里面石桥、牌楼、假山、水池等古建元素一应俱全,技师现场演示木雕花窗、斗拱、石雕、砖雕、门楼雕刻等制作过程。正是这样的整体展示和宣传,拓展了古建市场。“苏州原先只有2家古建公司,而现在,香山工坊内聚集了上百家古建公司,他们把香山帮古老技艺推广到了全世界。”许振华很为政府的这项明智之举而自豪。

  像香山帮古建技艺这种靠个人无法单独承担的非遗品种,苏州的保护途径是,政府或直接投资,或联合有实力的企业,为传承人搭建通向市场的舞台。类似的有常熟为保护苏作红木家具制作技艺而建造的苏式家具博物馆,吴江为保护蚕丝被制作技艺而建造的丝博园,东渚镇政府为保护缂丝、玉雕、刺绣等传统技艺而兴建的“百匠街”等。

  手工戏衣:有了大学生传人

  刚刚交掉韩国一家剧组的280件戏衣,又开始设计武汉楚剧团、汉剧团年前预订的剧装戏具。正月里,苏州剧装戏具公司董事长李荣森非常忙碌。

  手工制作剧装,是李荣森家三代祖传的手艺。但到世纪之交,几十年的老厂却揭不开锅了。“活少,骨干流失,全厂只剩70多个工人,平均年龄51岁。那阵子我很泄气,想着糊到老员工退休,关门算了。”

  2006年,有500年历史的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李荣森成为传承人。政府的非遗保护措施,让李荣森重拾信心,但传统戏剧演出越来越少,剧装的市场在哪儿?

  敏锐的李荣森从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找到了突破口。经友人介绍,李荣森认识了著名导演张纪中,揽下了武侠片《天龙八部》服饰制作。贴切的艺术造型、纯正的印绘、缝制工艺,让张纪中无可挑剔。此后,张纪中的《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武侠片服饰,都放心地交给了苏州剧装戏具公司;尤小刚导演的《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等,服饰和道具也让李荣森包了。韩国的电视制作机构也闻名而来,上门订制古代盔甲,一笔定单就将近20万美金。

  年产戏衣2万余件,产值1000多万元;员工102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有4位艺术专业大学生。拿着这几个数据,李荣森满脸是笑告诉记者:随着传统文化复苏、影视文化发展,我们还能过得更好一点。

  像戏装这种市场虽然萎缩、但有新空间的品种,苏州的保护路径是,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开拓市场,使非遗生产得以恢复和扩大。类似的还有在旅游热中恢复的吴中水乡木船制作、收藏装饰热中扩大的缂丝织造技艺等。

  舟山核雕:副业变成了主业

  舟山村村头,竖着一块牌子,叫“舟山核雕城”。村里,一户挨一户,很多挂着漂亮的招牌,上书“某某核雕工作室”,也有简陋一点的,直接在墙上写明“内有核雕”。

  村西横头15号,周建明大师工作室。54岁的周建明放下手中的橄榄核和刻刀,高兴地与记者聊起来:小学读过《核舟记》吧,苏州核雕宋代就已出大名了。早先,我们村有个工艺雕刻厂,做的核雕专门出口到国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外贸公司嫌生意小,不愿做,雕刻厂因此倒闭了。但我一直坚持做,因为我喜欢,3天不动刀,手就发痒。

  2005年以后,情况忽然发生了变化。当教师的周建明无需天南海北推销自己的作品了,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把钱汇来,让他把核雕快递过去。原来,几百年前文人雅士喜欢的玩意儿,得到了当代收藏家的青睐。周建明拿起工作台上的一个手串,约有11颗橄榄核。“比如这串罗汉头,80年代初一串17块5,2004年前后是400多元,现在身价大不一样了,几千块钱呢,精品要上万元。前天浙江的一个老板专程开车来我家,丢下20万元押金,说有好东西都留给他。”作为光福核雕技艺传承人,周建明这几年先后教过70多个徒弟。他开心地说:寒暑假,很多学生都来我这儿拜师学艺呢。

  过去,核雕题材集中在核舟、人物和园林风景,如今,在周建明、宋水官等一批传承人的精雕细刻下,石榴、芒果、菠萝、白菜等具有生活气息的物体,也登上了小小的核雕。舟山村支书高峰告诉记者:全村有近300个工作室,从事核雕的超过2000人,人均收入达8万元。核雕已取代种田,成为村民第一大收入来源。

  2010年,舟山村成立了核雕协会,周建明当上了副会长。协会与工商部门联系,统一为19家工作室领取了营业执照,用现代商业法则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除核雕外,市场行情较好的传统工艺还有苏州刺绣、碧螺春制作技艺、蟋蟀盆制作等,苏州的保护模式是引导其成立行业协会,把个体加工者联合起来,改变一家一户单独作战的局面,抱团发展。( 记者 张粉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