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主打幸福感 “泰礼好”成心声

2011年03月13日 18: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王旻 柴燕菲)走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大街小巷,不时会有人用畲语“泰礼好”向你问好。“泰礼好”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家好”。对于这个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来说,这句“泰礼好”正是与日俱增的“幸福感”写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景宁县长钟昌明今天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要建成美丽乡村•魅力畲寨52个。

  景宁位于中国东部省份浙江的西南山区,同时居住着汉、畲、苗、藏、回、侗、黎8个民族。其中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个昔日贫穷的小县城,正焕发出惊人的活力,畲族文化也成为海内外游客汇聚于此的“给力”理由。

  要金山更要青山 生态经济“唱响”畲乡

  景宁是浙江省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发展急于一切。景宁又是浙江省“生态屏障”县,生态先于一切。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直接关系景宁的未来。

  “生态是景宁最大的优势,保护生态就是保护长远生产力!”钟昌明对此意志坚定。

  记者了解到,景宁出台了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意见,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资金,对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产业进行扶持,引导农业向园区集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政府加快来料加工、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尽量减少农业耕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景宁全面推进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木火灾保险、土地林地流转等工作,及时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有效激发了农民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开发荒山野坡的积极性。”钟昌明表示,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增收致富。

  从2005年末到2010年,景宁生产总值从14.7亿元增长到26.64亿元,年均增长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700元增长到2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292元提高到6202元。景宁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也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中排名从28位上升到13位。

  作为浙江曾经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让景宁备受关注的,是该县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甚至高于GDP增幅。以2009年为例,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400元,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名义增长8%和1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要金山更要青山!靠山吃山的畲乡人民,在青山绿水之间,已经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康庄大道。

  畲乡文化化身“右翼” “泰礼好”强势崛起

  如果生态经济是景宁腾飞的左翼,那么它的右翼就属于民族文化。青山绿水常有,畲族自治县却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畲族乡亲们不曾预料到,有一天自家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会成为“金矿”,引来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政府的积极推进下,通过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景宁获得了“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等称号,“中国畲乡之窗”景区也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

  对于文化惠民工程,钟昌明的思路很清晰。“景宁要把民族风情旅游业作为最大的产业来培育,使旅游业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最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推进畲乡经济发展、展示畲族文化魅力、促进畲族文化交流、提升畲族文化层次、扩大畲族文化知名度最为广阔的平台。”

  为了保护弘扬畲族文化,政府成立了畲族文化资源调查委员会、畲族文化普查工作小组、畲族古籍整理小组等工作机构,基本掌握了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家底。同时,加强了畲族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力度,畲族编织、服饰、工艺品等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景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畲族山歌之乡’、‘廊桥之乡’。

  “景宁要发展畲族演艺娱乐业!”钟昌明表示,政府要扶持浙江畲族民间艺术团做大做强,促进艺术团与旅游业的融合,使艺术团依托旅游业这个强大的后盾逐步发展壮大。“景宁将加强畲族文化演艺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把畲族文化演艺业与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目前,景宁已累计培育畲族文化产业30多项,创作畲族文艺作品840多项,其中获得各类奖项及参展作品达350项。已经命名的文化传承人,国家级有1人、省级有6人、市级、县级有17人。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老的畲族文化,正飞出大山,振翅飞往世界各地。“泰礼好”,也在被不同肤色的人所熟识。畲族文化,正强势崛起!

  “爱心营养餐”唤醒强健明天

  如果说生态和文化是景宁腾飞的双翼,它们的强度支撑了景宁腾飞的高度。那么,让景宁飞得更远的,无疑是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畲乡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后,教育就成为他们心头的第一大事。钟昌明告诉记者,景宁近年来投资2.6亿元,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景宁注重民族体育挖掘开发,整理了大量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我们还给考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奖学金,缓解教育成本提高的压力。通过创办少数民族学生高中预科班等措施,景宁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率和升学率。”

  然而,对于尚不发达的景宁来说,如何消除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显然更有挑战性。

  “景宁统筹兼顾优化农村校舍,投资2400多万元,完成了食宿改造、校园设施维修改造等建设项目,改造面积达10000多平米。”钟昌明表示,景宁在农村创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从而让省级教育强县的资源更多向农民子弟倾斜。

  景宁对农村教育所付诸的努力,其实完全可以浓缩在一顿“爱心营养餐”上。“爱心营养餐”工程是促进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的一项为学生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十一五”期间,该县结合“全省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投入1172万元用于改善学生用餐和就寝环境。通过三年努力,景宁共改造了21个学生食堂、宿舍,改造食堂面积3100平方米,宿舍面积7547平方米;添置了学生食堂餐桌、椅子、柜子和学生宿舍床架、卫生设备等内部设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食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环境好了,关键还要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为了让寄宿生在校期间天天能吃上荤素搭配,合理均衡的营养餐,2009年该县投入178.8万元专项资金,将营养餐标准从2008年每生每周8.75元提高到11.75元,寄宿生每周享用到5至8餐的免费营养餐。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蔬菜基地,种植的蔬菜免费供给食堂,提高爱心营养餐经费使用效益。这项投入惠及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3500至4000名寄宿制学生。

  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这些正在农村学校埋首苦读的畲族孩子,他们将成为景宁生态经济和特色文化最有竞争力的传承者。一顿“爱心营养餐”,唤醒的正是畲乡景宁强健的明天!

  宏图待展瞄准区位优势 蓄势待飞更添“豪情万丈”

  作为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景宁已经蓄势待飞!翻开畲乡的未来图卷,景宁将以构建“一高两纵一横一连四通道”公路交通主骨架为重点,全面完成龙丽温高速公路云景段建设。同时,积极实施省道、县道提升工程,完善县内公路网,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要致富,先修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畲乡,正通过高速公路接轨整个浙江乃至全国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让游客和机遇“接踵而至”。

  “展望‘十二五’,景宁有理由‘豪情万丈’。景宁会倍加珍惜借力发展的大好机遇,抢抓机遇不停步,为建设‘安康幸福、景秀人宁’中国新畲乡而努力奋斗!”钟昌明最后表示。(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