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岭南写真:“竹子之乡”广东广宁清明搏“头彩”

2011年04月02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肇庆4月2日电 题 “竹子之乡”广东广宁清明搏“头彩”

  作者 黄耀辉 林寿智

  清明节是中国人拜祭祖先的传统节日。在“中国竹子之乡”广东广宁清明搏“头彩”的风俗却别有意味。

  在广宁,称拜山扫墓为“修清”,有“修葺”的意思,指为先人墓地除草平整,把周围的环境修葺一新,拜祭祖先。

  广宁人称,“修太公清”人人都想搏“头彩”,哪怕是共一个太公的后人,谁家抢先“修得太公清”,谁家就先得到太公祖的保佑,为一年的工作生活开了好头。

  据广宁县志记载,当地清明祭奠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和发糕糍必不可少。“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而“发糕”则寓意先人保佑后代发达。

  清明时节,该县从农村到县城家家户户都会蒸发糕、包粽子。发糕糍是一种发糕粉原料配上酵母发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区别肇庆传统的裹蒸粽,以眉豆、花生和猪肉作为馅料蒸制而成。

  在传统习俗中,广宁妇女不得上山“修清”,尤其是外嫁女不得回娘家扫墓祭祖。自有重男轻女之嫌外,当地农村人更相信清明拜祭先人是祈求福气,外嫁女回娘家拜清扫墓,会把娘家的福气带走,不吉利。

  广宁人老谭说,清明祭祖是后人敬祖的美德,搏“头彩”可解释“孝为先”,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山区,男女平等已入人心,妇女禁止上山扫墓的旧俗也开始“解禁”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