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八闽千姿:福建霞浦再次发现重要新石器遗址

2011年06月04日 2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霞浦6月4日电 题:福建霞浦再次发现重要新石器遗址 古人之谜或将揭晓

  作者 李松 雷谢清

  地处福建东部沿海的霞浦县自黄瓜山、厚首贝丘遗址发现以来,日前再次发现第三个重要的新石器遗址——屏峰山贝丘遗址。霞浦博物馆馆长吴春明称,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沿海早期人类分布、区域类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吴春明表示,屏峰山贝丘遗址的独特之处是在海拔150米以上的山顶,而且离水源很远,这与之前发现的贝丘遗址通常在海拔50米以下离水源近的地方有差异。遗址最高处,留存有巨石围成的建筑遗迹。“一些谜团有待考古发掘后解答。”他们计划向福建省有关部门申请,对这处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古人更多的信息将被揭晓。

  记者4日在霞浦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屏峰山。这里距离霞浦南屏村约2公里,是一座海拔150米的小山,沿着小道上山,四周远眺都是大海。小道沿途,随处可见零星的贝壳、陶片。工作人员说,山上的贝丘遗址是他们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偶然发现的。

  屏峰山贝丘遗址的位置在山顶,由数块巨大的岩石围合成的空间。工作人员估计,大石头围成的空间,很有可能是某个远古建筑遗留下的。这个建筑东北40度为福宁湾,西南40度为东吾洋,刚好在同一线上,站在建筑物中央可以观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不知道这是远古人类有意所为,还是巧合。

  发现大量贝壳的地方在石头群另一侧。从山的侧面可清楚地看到贝壳的分布,密密麻麻叠压在一起,贝壳中还夹杂不少陶片、骨头。工作人员随手扒开先前被挖开的土层,夹砂陶、泥质陶等陶片,陶片多有刻纹,当天还发现一不知名的动物头颅骨。

  据工作人员介绍,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抛弃的贝壳为特征。贝丘遗址多位于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在贝丘的文化层中夹杂着贝壳、各种食物的残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还发现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遗迹。根据贝丘的地理位置和贝壳种类的变化,可了解古代海岸线和海水温差的变迁等。

  记者在霞浦博物馆内见到此前采集回来的贝壳,主要有牡蛎、文蛤、毛蛤、海螺等,部分牡蛎个体巨大,最大长度达13.8cm,厚度5cm;还有流星锤、石锛和石镞等石器以及骨饰等。吴春明说,霞浦的黄瓜山史前文化是福建省非常重要的一处史前遗址,此前一些海外学者前来研究,推测与南岛语族文化有关。

  南岛语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大语系,其使用者主要居住地包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包括1000到1200种语言,人口约有2亿7千万,是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之一。

  2006年,中美两国考古专家共同发掘宁德霞浦黄瓜山贝丘遗址时,从出土的石器、陶制品等文物制作的方法、生产工艺、母语语系等考证:南太平洋、印度洋的南岛语族众多岛国居民的祖先,源于中国东南沿海。

  黄瓜山遗址是1987年4月在福建全省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位于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经断代属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3000至3500年)的古遗址。经考古发掘,发现有灰坑、灶坑、长方形建筑基址等遗迹。出土遗存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厚首贝丘遗址是1991年发现的,位于霞浦县厚首村北面,文化堆积层有3米左右。(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