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重走张库大道:浑善达克沙漠作证(图)

2011年07月05日 17: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走张库大道:浑善达克沙漠作证(图)
图为浑善达克沙漠牧民的小屋。 作 者:谭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二连浩特7月5日电(谭地)进入化德,仅仅是跨进了草原的边儿;向北继续行进40多公里,便到了“重走张库大道”采访团进入内蒙古的第二站——镶黄旗。当地人讲,只有进入镶黄旗,才算真正进入了草原。

  早就听说,镶黄旗不仅是皇家牧场,而且还是中国蒙古族阿斯尔宫廷音乐之乡和乐器“火不思”的传承地。在镶黄旗的正北10公里处,座落着哈音哈瓦尔庙,这里是收藏中国蒙古文《丹珠尔经》的第一庙。

  镶黄旗属于八旗中的上三旗。在旗人的眼里,他们的服饰享有金黄色的边儿,血液里流淌着最纯正的满人血统。历史上,有许多王爷大臣都出生在这里。镶黄旗出美女,晚清两个最著名的女人慈禧和慈安太后就是镶黄旗人。

  镶黄旗是一个纯牧区,是蒙古马的故乡,马是镶黄旗的图腾。在大街上,广场上,随处可见的马的雕塑。为此,旗里还出资修建了关于马文化的博物馆,详细地介绍了马与镶黄旗的渊源。但现在,因为退牧还草,养马已经不是这里的支柱产业,马只能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图腾存在。

  据说,这里是离北京最近的牧区,也是亚洲最著名的石材生产基地。

  在镶黄旗,我们共作了两天的采访安排,但最让我们心动的还是浑善达克沙漠。

  走张库大道,必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必须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而浑善达克沙漠就是为这些冒险的商帮们专设的一道难关。这完全是上帝的冥冥安排,似乎没有了沙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曲折惊险,也就没有了多少记忆。

  陪同采访团进入沙漠的,是镶黄旗的林业局副局长乌日罕。她介绍说,浑善达克沙漠是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它的南缘位于镶黄旗境内,也是距北京直线距离最近的沙源。

  车队从镶黄旗出发,一路左转右转,颠颠簸簸,偶尔见到几户牧民居住的地方,也大都人去房空。大约120多公里后,进入一片沙漠。说是沙漠,远远望去,已经看不出想象中的样子。一丛一丛的莲针、大片大片的沙竹已经在大漠深处深深地扎下了根。只在很远处的天边,我们望见一个较大的沙丘,在蓝天白云下,金灿灿的,与蓝天白云相连接,是那样地让人心动。

  但车已行走不动,一个劲儿地打着滑。

  我们不想放弃。大家下了车,决定徒步到那个沙丘。

  走了一段,我们发现离沙堆还很远;再走一段,距离还是没有一点改变。乌日罕指着沙丘说:“那个沙丘,看似很近、很小,其实是很大的一片,离我们也特别遥远。想过去,至少得需要半天。”

  听乌日罕这么一说,大家都泄了气。最后大家决定,稍事休息后原路返回。

  我们决定小憩一下。

  天气特别好,黄沙,蓝天,白云,沙竹,莲针……

  我们想起了驼夫的脚步、骆驼与狗的影子、花轱辘车吱吱扭扭以及夕阳下袅袅升起的炊烟……

  我们仿佛听到了驼夫们哼出的二人台,狼凄厉的嚎叫声和狗的狂吠声……。。

  眼前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构成了一幅幅浪漫的画面。

  据说,当年跑草地,浑善达克沙漠是必经之地。沙漠缺水,因此能否在茫茫沙漠中找到水源,是决定能否继续前行的关键。好在浑善达克沙漠是有水沙漠,人们就在沙地里挖个坑,叫“挖山丹”过一会儿,水就可以渗出,形成一个坑。当然,由于迷路等原因,也有好几天找不到水源的。

  乌日罕说:“草原缺水,为了绿化,费尽了心思。为了不至于水流失,绿化的时候,先在沙地铺上一块塑料布,再在上面种上沙竹、莲针,然后浇水,直到根系穿透塑料布扎下根为止。因此说,沙漠中的每一点绿色都来之不易。”

  返回的路上,我们走进了贡淖尔的一家牧户。主人叫孙有斌,今年56岁。他父亲小时候随同爷爷从康保县的满德堂来到了这里,就这样在沙地里扎下了根。

  这里只有5户牧民,孙有斌家的女主人见我们来,不知说什么才好,她还没等我们坐稳,就急急地钻进厨房,给我们熬起奶茶。

  孙有斌告诉采访团,他分了1800亩草地,又承包了2000亩。共养了20多头牛,几只羊。现在每年政府有补贴,两个孩子都在旗里上班,生活得很好。

  乌日罕说:“目前,根据草场的情况,政府规定,36亩地限养一只羊,5只羊可抵一头牛”。

  奶茶熬好了,女主人拿出一摞碗,忙不迭地给我们倒茶。孙有斌一边劝我们喝茶,一边说:“我就出生在这片沙地上。小时候,这里全部是黄沙,一刮就是半年,遮天蔽日,看不出几步远。现在好多了,基本都绿了”。

  孙有斌家有四间房。两间是旧房,还有两间新盖不久。家里、院子里布置得干干净净,井然有序。自打的水井,屋后转动的风电叶片;码放整齐的牛粪和羊砖,还有摇着尾巴的小狗,以及悠闲觅食的母鸡……。这里的每一种生命,都是那么令人感动。

  我们惊讶于牧民们的生活。告别的时候,主人一再相送。

  再见了,美妙的阿斯尔音乐!再见了,哈音哈瓦尔庙!再见了,浑善达克沙漠!(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