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重走张库大道”:国内十里相送,国外千里相迎

2011年07月11日 0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走张库大道”:国内十里相送,国外千里相迎
图为采访团在戈壁沙漠欢呼,右一为图里嘎。谭地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乌兰巴托7月11日电(谭地)河北媒体“重走张库大道”的消息发出后,不仅在国内引起反响,也引起了远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张库帮”后裔们的极大关注。图里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通过互联网看到消息后,不远千里赶到边境城市扎门乌德相迎,既当向导又作翻译,准备一直陪我们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图里嘎中文名叫孙国栋,26岁,出生在首都乌兰巴托。他大学刚刚毕业,会汉语,一口地地道道的河北阳原口音。据他讲,除姥姥是承德人外,他的爷爷、奶奶和姥爷都来自张家口阳原县。这几天,河北媒体“重走张库大道”的消息在他居住的小街一传十、十传百,引起了轰动。

  据了解,乌兰巴托有条街,当地称“一百户”。因居住在街上的基本上来自河北阳原“跑草地”的人,因此也被称为阳原街。现在“张库帮”的后裔们仍然在这条街上住着。

  孙国栋说,他的想法得到了父母和女朋友的一致支持,没有一个人反对。他说:“河北媒体的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8岁时随姥爷回过阳原老家,以后再也没有回过,听说现在发展很快,因此也很想回家看看。”

  孙国栋告诉记者,姥爷去年去世,老人从18岁开始跑草地,在乌兰巴托生活了一辈子。“他活了86岁,小时候他常给我们讲‘跑草地’的事情。临去世时,他希望将骨灰葬在老家,但我们没能实现。今天,你们‘重走张库大道’,我担心你们路途不熟,一路遭罪,因此赶来,一为你们引路,二为你们作翻译”。

  一路上,孙国栋不断地给采访团讲述蒙古国的风俗习惯。中途休息,又是搬东西又是讲解,也是忙个不停。村庄的小伙子的举动,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位老人。就在采访团出发的那天,即6月25日,一位70多岁的老人自驾三轮自助车赶到银城子,手拉手风琴,默默为我们送行。

  这一老一小,一个国内十里相送,一个国外千里相迎,好像是一种上帝的有意安排,共同演绎着一曲完美的张库大道故事,确实让我们感动。(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