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重庆一项统计:近四成家长说孩子变“宅”了

2011年08月01日 03:03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专家教你不妨试试以下办法:先抽时间和孩子打一场游戏,再约他第二天出门运动。或者告诉他“如果实在不喜欢和人交往,就自己做做健身,学学摄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结识到朋友。

  专家教你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先抽时间和孩子打一场游戏,再约他第二天出门运动。或者告诉他“如果实在不喜欢和人交往,就自己做做健身,学学摄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结识到朋友。

  家有青春期孩子,以前家长常抱怨:“一天到晚贪耍不回家,不听话!”现在,抱怨却变成了:“一天到晚不出去耍,不合群!”

  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不少家长的心病。在7月28日召开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专家研讨会上,重庆青少年公益热线“青苹果热线”负责人透露,该热线成立两年来,共接到5729位家长电话,他们中有36%认为孩子不合群,放学后喜欢独自待在家里。

  个案:

  16岁男生暑假一个月没出门

  上周,家长黄女士打进我市青苹果热线说,16岁的儿子上高二,成绩很好,就是有些沉默寡言。想到他开学就上高三,课业压力很大,她和丈夫商量好,这个暑假没给他报补习班,让他好好放松放松。没想到儿子成天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打游戏,就是不愿意出门。快一个月了,除了去看外婆,儿子从来没出去耍过,也没有同学来找他玩。

  重庆调查:

  36%家长觉得孩子不合群

  市人口计生协会介绍,我市的“青苹果之家”是一个面向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是全国首个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青苹果热线是专家解答全市青少年问题的方式之一,自2008年成立以来,共接听了6268个电话,其中青少年打电话的仅539个,有5729个都是家长打来的。

  这些家长中,56%认为孩子逆反心理比较严重,45%认为孩子不喜欢与父母交流,出现沟通障碍;36%反映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放学后喜欢独自待在家里,在同学中不合群。

  全国调查:

  超五成高中生人际交往有问题

  据介绍,今年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启动时,发布了一份由中国人口宣教中心所做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55.5%的高中生表示,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谈及原因,他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太知道如何与陌生人交往,二是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跟别人打交道。

  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有孤单感。个人品质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信的重要原因,人际交往也是降低大学生自信水平的重要原因。

  报告结论显示,导致高中生和大学生不自信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学习不再是主要因素,更多是人际交往能力。

  本组稿件由重庆晚报记者 谈露洁

  实习生 刘宇 采写

  “青苹果之家”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63851669 63853935

  地址:渝中区人民路191号

  (大礼堂广场宾馆后门)

  青春期孩子为什么会变“宅”?

  青少年有一种“闭锁心理”,过度依赖上网聊天也会影响人际关系

  参加研讨会的心理专家谈到,第一,由于青少年发育中一种常见的阶段性的“闭锁心理”。随着独立意识的增长,青少年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常常把握不好度,以至于出现和家长或外界对立的姿态。第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产生了许多独特的想法,但他们往往在心中筑起一道墙锁住秘密,并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就会导致他们缺乏朋友。

  外界的因素也很多。父母都在忙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浅,通常就是问问考得好不好,钱够不够花,无法接近孩子的内心。父母的不理解让他们感到孤独。

  此外,随着科技发展,很多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过度依赖现代通讯方式,习惯于上网聊天、发手机短信等方式交流,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相对减少。这也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产生孤独感,进而影响人际关系。

  有啥方法能让孩子出门走走?

  抽时间陪孩子打一场游戏,想办法让孩子多些兴趣爱好

  陪孩子打一场游戏:了解到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之后,父母不要再骂孩子是“怪人”了。尽可能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信任他,有事听听他的意见,争取做他信得过的朋友。在家里,不妨抽时间陪他打一场游戏,然后再约他第二天出门去踢一场足球,也许他会乐意。

  用爱好和专长吸引朋友:如果正面引导无效,不妨顺水推舟,直接告诉孩子“孤独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很多科学家、文学家都很孤独”,但要告诉他“如果实在不喜欢和人交往,可以多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比如运动、摄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会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