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山西百名女子着汉服做"巧娘" 古习俗月下"乞巧"

2011年08月06日 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太原8月6日(王燕君)6日晚,山西汉文化社组织百名女子身着传统的汉族服饰,以“投针验巧”、“穿针乞巧”、“搭鹊桥”、“拜织女、魁星”等山西七夕古习俗“月下乞巧”。

  主办者山西汉文化社的发起人王凯介绍:“我们今天在月下身着传统服饰,就是要寻找七夕文化,回归传统。现在,真正‘七夕节’似乎已被年轻人们忽略了,他们认为七夕节就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女孩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期望天上的女神能赋予自己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未来幸福美满的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身穿汉服的女孩们按顺序向水盆中投以巧芽,观看影子形状,并写下自己观看到的形状,形状最巧妙者为“得巧”。山西大学大三学生吴婷巧芽影子的形状最像花朵,大家称吴婷定有一双做“女红”的好手。

  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杨嘉娟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记者看到她时,她正在莲藕上插针,杨嘉娟介绍,这叫“搭鹊桥”,参与的女子在莲藕上插七枚针,作鹊桥状,然后用丝线将针的另一头穿起,这是山西七夕古习俗之一。

  王凯说:“今天城市中有很多相亲的活动,大多数的年轻人也喜欢在这一天去约会,我们选择月下穿针拜九宵,一同祈愿、乞巧,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中华文化传统,过‘地道’的中国人的节日,寻找常识。”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华夏衣冠,其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据介绍,山西汉文化社是由网络发起,现有近200名参与者,自发宣传中华文化的组织。其中,参与者大部分是来自山西各个行业的“80后”、“90后”。(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