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民间剪纸传承漳浦解困 新人新作不断涌现

2011年10月31日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间剪纸传承漳浦解困新人新作不断涌现
    30日,漳浦县民间剪纸艺术家、实验小学教师卢淑蓉正在指导剪纸兴趣班的学生剪纸。  陈毅聪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漳浦10月31日电 (陈毅聪 蓝智伟 龙敏) 近年来,众多民间艺术纷纷遇冷,在传承上更是青黄不接。但在闽南沿海的漳浦县,面对“四大神剪”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当地剪纸艺术的传承情形依然良好,新人力作不断涌现。

  “四大神剪”去世引发传承质疑

  漳浦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自唐朝起传承至今,尤以独创的“排剪”技法,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1993年漳浦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6年漳浦剪纸被确定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漳浦剪纸更是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浦现已拥有近千人的剪纸作者队伍,老、中、青、少,各显神通。但只要说到剪纸,人人都会首先提到四位老妇人的名字:陈金、黄素、林桃、陈匏来,她们被合称为闽南“四大神剪”。

  “四大神剪”不仅是南方剪纸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更是真正的农民和渔民,她们从小目不识丁,长大后日夜操劳,剪纸绝非职业,只不过是一种天生的爱好,自觉的传承,长年的素养。以剪为伴的四位老人,不但以无声的艺术语言和成熟精湛的手法,给剪纸艺术留下弥足珍贵的传世之作,也影响和带动了漳浦有志于剪纸艺术的一代代艺人。

  不久前,闻名中外的漳浦老一辈民间剪纸艺术家、闽南“四大神剪”中最后一位剪纸艺术代表性人物陈匏来因病辞世。陈匏来的辞世,引起了更多人对漳浦剪纸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浦剪纸传承人陈秋日认为,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目前剪纸在民众中的普及以及剪纸艺人的传承等均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

  多元化推广 新人新作涌现

  目前,漳浦县拥有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和中国剪纸协会会员20名,全县从事剪纸的重点艺人有400多人,剪纸培训教育基地7个,新人新作频现。其中,陈秋日、高少苹、张峥嵘、欧阳艳君等剪纸艺人,重新吸收了大江南北各种艺术流派的营养,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举办的大赛中屡屡获奖。 2010年,首届福建省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在漳浦举行,漳浦剪纸艺人欧阳艳君夺得最高奖“金剪刀奖”。

  漳浦剪纸正走向产业化发展。1999年漳浦县剪纸艺术节举办后,陈秋日创办了第一家个人剪纸展厅,从而带动了漳浦个人剪纸展厅的发展。如今,剪纸展厅在漳浦县已有8家。2007年,欧阳艳君率先在淘宝网上开起了第一家漳浦剪纸专卖店,将剪纸佳作搬上了网。

  “产业化是非遗传承的最好途径。”漳浦文化馆馆长张建阳认为认为,漳浦剪纸从传统的个人民间手工娱乐到展馆艺术,漳浦剪纸正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但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

  根据当地政府不完全统计,漳浦剪纸年创产值已逾200多万元,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对外对台文化交流突出

  位于闽南沿海的漳浦,是中国著名的侨乡。而植根于侨乡漳浦的剪纸艺术,也循着先人们的足迹,向外扩展。尤其在漳浦县1999年成立的“剪纸艺术中心”主导下,不少剪纸艺术品纷纷走出省门国门。

  多年来,漳浦剪纸艺人频繁出国交流表演,漳浦剪纸大批输往世界各国和台港澳地区,成为连结各国人民及港澳台同胞的艺术桥梁,对外对台文化交流作用十分突出。

  特别是在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漳州剪纸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2010年,中国剪坛金剪刀、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高少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展开剪纸表演文化交流,在华人社区十分受欢迎,接连演出20多场,观看者多达2000余人。(完)

分享按钮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