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三轮叔”蹬车7年 英语日语泰语都会说(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川大“三轮叔”蹬车7年 英语日语泰语都会说(图)

2010年07月08日 19: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刘志波又把车骑到了留学生宿舍楼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worker(工人),worker……”“farmer(农民),farmer……”刘志波蹬着三轮车,嘴里不停重复念着英语单词。

  这些单词,他并不会写,也不会音标,全凭记性收入脑海。

  这名在川大蹬了7年三轮车的老师傅,前年开始向留学生学习英语。如今,刘志波已能用简单的英语、日语、泰语、韩语对话。

  初学英语只为蹬三轮车方便

  最近,在川大学生中开始流传一名三轮车师傅的故事:他年纪不轻,背微驼,看见留学生总要热情说“Hello(你好)”,常常站在留学生宿舍门口,向留学生请教某个单词怎么读。

  他,就是川大“小红帽”三轮车队师傅刘志波,今年56岁。

  “我只会简单几句,没有文化。”刘志波说,他虽然是教职工家属,在当时那个年代只读了两年书。一天蹬10个小时三轮车,勉强维持生活。

  学习英语,最初也是为了蹬三轮车方便。他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语,还有川大很多学院的英语说法。渐渐地,他喜欢上与留学生交流的感觉。

  留学生上车不知对方要去哪里

  “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这是刘志波学会的第一句英语。

  前年,一名外国留学生上了刘志波的三轮车。对方说英语,比划了半天,刘志波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学校里这么多留学生要坐三轮车,不会点英语怎么办?”从那天起,50多岁的刘志波开始学习英语。

  一些留学生汉语很好,刘志波厚着脸皮请教一名留学生:“‘你要去哪里’的英语怎么说?”

  “Where are you going?”

  他就一遍一遍重复,念上一整天。下一次这名留学生上车时,刘志波“洋气”地问他:“Where are you going?”留学生大吃一惊。

  蹬着三轮车,刘志波又问:“‘请问现在几点了’怎么说?”留学生说:“Excuseme,what's the time?”

  刘志波说,这名热情的留学生名叫Tony,来自美国,已经毕业了,现在成都一家外语机构教书,常常回学校打球。

  突然想起单词骑车就去请教

  每次送学生到东门的时候,刘志波忍不住要把三轮车骑到留学生宿舍楼下,“我有时突然想起一个单词,就想请教他们。”

  昨天,刘志波又把三轮车骑到川大东区的留学生宿舍楼下。

  刚到大门口,一名韩国女留学生走出来,刘志波立即用韩语问好。刘志波说,留学生对他普遍很友好,见面都会点头问好。

  “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就是留学生教刘志波的。刘志波的留学生朋友来自很多国家——美国、德国、泰国……他掰着指头数:

  “美国是America,英国是England,意大利是Italy,波兰是Poland……”他还学会了简单的泰语、日语问候。

  留学生回国专门留下礼物

  “放假的放假,毕业的毕业,都没什么人了。”刘志波叹口气,转身要走。

  刚拐一个弯,就碰见一名骑自行车的留学生。两人互打招呼。这名斯里兰卡留学生名叫Rahal,英语也并不好,两人蹩脚说了几句后,开始用汉语交流。

  “Piyana给你留了礼物,让我必须交给你。”Rahal让刘志波在楼下等他一会儿,然后转身上楼拿礼物。

  几分钟后,Rahal提了两口袋衣服下来了,“这是Piyana留给你的防寒服,冬天骑车时穿。”

  “好,好。”刘志波接过衣服。他跟Piyana认识好几年了,现在,来自斯里兰卡的Piyana已经毕业回国了。

  刘志波费力蹬着三轮车,离开留学生宿舍。他说,这两年学英语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些善良热情的留学生。

  相关新闻

  大专毕业蹬三轮存够钱再创业

  川大“小红帽”车队师傅们都说,他们当中“最有文化”的要数邓启星。专科毕业几年后,他放弃打工,在川大蹬三轮。存够钱后,他打算在九龙商场做服装生意。

  “比起在外面打工,蹬三轮存钱还快些。”邓启星说,5年前毕业时,他卖过手机,当过房屋中介,1个月也就挣1000多元,却很累。

  干了一两年,他就辞职了。那段时间,他天天呆在家,无所事事,对未来一片茫然。

  邓启星的妈妈是川大小红帽车队师傅,有一辆自己的三轮车,蹬不动的时候就出租出去。邓启星偶尔帮妈妈蹬一蹬。蹬得卖力的时候,一天能挣150元左右。他好像“如梦初醒”:与其辛苦打工挣一点钱,还不如就在学校蹬三轮车。

  每天早上8点,邓启星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一直到晚上10点过才收车。“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住在学校,生活成本也低,还能存些钱。”他说,早已打算好了,存够钱就去九龙商场做服装生意。

  邓启星的车上随时带着一本书,没客人时,他就坐在车上“啃”书。“他(邓启星)要存够10万元做生意,”一名姓杜的师傅说,邓启星的优势是,三轮车是自家的,不用给租金,“但要存够10万元不知还要蹬多少年车?” 华西都市报 记者刘晓娜程渝实习生陈丹妮摄影谭曦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