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治拖堂出奇招 3段式铃声为老师预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上海中学治拖堂出奇招 3段式铃声为老师预警

2010年09月15日 14:1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学期,市八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学校的下课铃声变了。由原来一分钟的音乐铃声,变成 “预警(15秒 )—缓 冲 (20秒 )—下 课 (25秒)”三段提示。原来,这是该校想出的治疗 “拖堂顽疾”的新招,既留给老师弹性的收尾空间,又提醒老师要准时下课。铃声变化折射出的教育智慧,引来各方热议。

  三段式铃声设计用心良苦

  昨天下午2:30,记者在市八中学听到,新下课铃声由三部分组成,15秒钟的预警铃声是一段轻巧活泼的民间舞曲,柔和舒缓。接下来,则是一段20秒的空白间歇,最后的25秒由颇具气派的进行曲来收尾,节奏急促、强烈,仿佛在向每位老师传递信号:“现在必须下课了! ”

  “不久前,黄浦区曾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学生喜欢的学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拖堂成了学生最不能接受的教师行为。”说起设计“三段式”铃声的初衷,校长卢起升感慨地说,拖堂问题是一大“顽症”,老师们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他分析后发现,一方面,拖堂的确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且打铃后学生的听课效果几乎为零;另一方面,硬性要求老师打铃后“戛然而止”,将刚到嘴边的话硬吞回去,既破坏了教学的完整性,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毕竟老师不是精密机器,每堂课时间都能掐得非常精准。 ”卢校长告诉记者,三段式铃声的设计可谓是“用心良苦”,兼顾师生双方的感受,先是用一种柔和的音乐提醒老师:“准备下课了!”,然后留给老师20秒的时间,做一个收尾工作。最后,用节奏强烈的音乐再次提示他:“你现在必须下课了! ”

  小铃声引来准点下课大变化

  没想到,一个铃声上的小小变化,却收到不错的效果,颇受师生的赞赏。新学期,拖堂现象几乎在该校“绝迹”。

  在该校化学老师沈慧敏看来,三段式铃声是一种人性化的提醒机制,“以往,由于下课铃声比较响,老师一般会等铃声响完后再补充两句,由于缺乏提醒,往往一讲就忘了时间。 ”沈老师说,新铃声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两段音乐提醒,还留有20秒的机动处理时间。“专门留出20秒的时间画句号,老师也感觉整堂课没留下什么遗憾了。 ”

  “从新学期开始,我感到老师拖堂的现象几乎看不到了。”高二学生陈湧告诉记者,现在,一般轻音乐一放,老师就知道要下课了,马上利用20秒缓冲时间布置作业或做总结陈词。

  其实,为了治疗“拖堂顽疾”,陈湧所在的班级也尝试过不少方法。“例如请班长起立喊下课,但有时候老师确实讲得很有激情,我们实在不忍心打断他。 ”陈湧说,还有的老师为了不拖堂,只好将作业挪到中午布置,让大家都感到很怪。新铃声的两遍提醒功能和机动功能,让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大家都普遍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方法,看似变化很微小,但不经意间就收到了效果。 ”

  老师理解“下课的学问”

  对于三段式的下课铃声,大多数老师都投了赞成票,认为此举充满智慧。 “其实,教师上课某种程度上就像演讲,或导演在导戏,有时考虑到课堂生成的问题会影响到时间安排,有提示音乐提醒蛮好的,就是音乐的选择可以轻柔一点,尽量不要破坏课堂。 ”向明初中关老师说。

  不过,也有老师提出,对于个别拖堂顽固分子而言,三段式铃声可能还不能解决问题,他们习惯了下课铃响后还喋喋不休,“关键是老师心里没有这种意识,反而认为拖堂是一种负责的表现,那就最糟糕了!”“不过,如果真的有一道题没讲完的话,有些老师不管它铃声响几遍也没用的。”“我担心,一些顽固分子有可能会关掉下课铃喇叭,继续再讲”……

  “三段式铃声是一种人性化的操作,避免了行政命令的一刀切,给老师一个弹性的操作空间。”在教育专家熊丙奇看来,除了凸显人性化之外,三段式铃声还给予拖堂一个具体的认定空间。他认为,要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按铃声严格操作外,还希望老师将不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意识常挂心间。

  还有教育专家指出,要治“拖堂顽疾”,除了三段铃声的“技术设计”,关键还是要让老师理解不拖堂的“科学道理”。拖堂的老师或是出于好心,希望多讲一点;或是时间安排略有差池,因此要“借用”下课时间,但这样的效果并不佳。一来,40或45分钟已是学生注意力长度的极限;二来,其他班下课,教室外必十分嘈杂,影响学生注意力;三来,学生将不得不疲劳作战,也影响后续上课。光有技术设计还不够,关键要让老师理解“下课的学问”。(新闻晚报)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