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奥数的地位看来一时半会无法撼动

2011年03月15日 15:1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有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给在座委员们出了一道孩子考小学的试题:1、3、5、7、9;2、4、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类的?结果在座身为教授、副教授和大学老师的委员们,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

  这道题其实一点也不新鲜,早在去年年初,不少准备给孩子入小学“蹚路”的家长就见识过它了。但是,参加过几所小学的入学面试后,很多家长发现,这道题其实只能划入“传说”的范畴。名校的入学考试多半还是偏重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是否正常,当然,“关系”还是重中之重。其实,名校之所以被称为名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学质量以及毕业后的出路有保障。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们来说,只要发育正常,能跟得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学校没有理由不接纳。所以,教育局副局长以及对于这道“奥数题”出离愤怒的委员们,其实并没有涉及到当下奥数在小学教育中最变态的作用。

  奥数被炮轰,时日已久,可是目前北京的绝大多数小学生要想进入相对理想的初中(也就是尽人皆知的小升初),奥数的学习是不能省略的。家长们说起市内各有名的奥校、各著名中学的“占坑班”均如数家珍。哪个坑是金坑,哪个坑是泥坑水坑土坑,家长们在孩子三年级左右就早已经了然于心。因为,学校的老师到时就会提醒:是时候上“坑班”了。

  在就近入学因为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而无法实现公平的前提下,在小升初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变成了无法实现的理想之后,奥数(当然还有英语)也就不可替代地成为了衡量孩子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一个标准。怪不得在媒体报道中有小学老师说:此类题目还不能真正反映现在小学生数学的难度,其实真正难的是希望杯等数学竞赛题,那才难得离谱。

  没有标准的升学是可笑的,可是奥数成为了小学生们升学的“潜规则”,这种现状不是可笑,而是可悲。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为语文出版社社长的王旭明表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还是赶紧建好学校,赶紧培养好老师,赶紧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估计看了这段话后,在“从与不从”间犹豫的家长学生们心里也就踏实了,奥数的牢固地位,看来一时半会儿无法撼动。因为“建好学校、培养好老师”,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实现的,慷慨赴“奥”,别无选择。侯 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