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年轻父母面临育儿大考 "虎妈战歌"点中穴位(3)

2011年03月17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赶超式教育

  蔡美儿在美国做“中国妈妈”的直接经验,主要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她的祖辈出生于中国福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迁往菲律宾,她的父母在1961年结婚并于当年晚些时候双双来到美国波士顿。

  作为华裔移民第二代,蔡美儿上学时需要用保温盒将中式午餐带到学校;在家里只能说中国话,如果在言语间夹杂着一两个英语单词就要被狠狠地打手板;每天下午都得演算数学、练习钢琴;从不被允许在朋友家过夜;每天晚上要为下班回家的父亲脱下皮鞋和袜子、递上拖鞋;成绩单一定要完美无缺。

  “在这个让外人感到怪异的家庭里,我汲取了奋发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蔡美儿亲历了移民在当地立足的艰难,深知奋斗进取的价值。

  就在蔡美儿全家逐步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中国也开始全力赶超发达国家。“远离贫穷是我们这一代人奋斗的源动力,也是这个民族生存的集体无意识。”在陈建翔看来,全世界三百年来都在做加法,采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向大自然宣战,向大自然攫取财富,增加生产、生活条件,而中国最近三十年是做乘法,想用最短的时间赶超发达国家,大家的功利心、成功的欲望加倍膨胀,似乎没有止境。

  蔡美儿的移民体验,对于当今的70后、80后而言,并不陌生。他们在竞争中成长,并且在竞争中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远离故乡独自在外打拼,试图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森林里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许多人目前并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强烈的成功动机,竞争意识已经强化为他们的天性,并将投射到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中。

  尤其是70后,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非常容易促使他们扮演强权家长的角色。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成为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于前辈,他们自信自己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关教育中的科学与民主意识还尚未得到普及。

  所以,这一代人很多会以商业社会的思维特点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或是以技术思维方式来对待孩子。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等等。

  “‘领着孩子去打拼’是他们抚养下一代的一种下意识心态。”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毕竟绝大多数人受制于种种条件,在竞争中常感力不从心,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会在人内心引起焦虑。”

  “作为家长,你能改变社会的生存法则吗?作为孩子,你能改变教育游戏的法则吗?你改变不了。所以大家现在都这样,无助、无奈,谁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陈建翔对此也颇感无奈:“其实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有淡泊明志的要素,但是今天起不了作用,因为它左右不了奋斗的大潮。”(记者/杨正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