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部研究“就地高考” 民间人士提出建议方案

2011年03月29日 16:0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教育部负责人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需要明确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本报披露了“民间版”的解决“异地高考”建议方案。

  目前共有16个省份是自主命题考试,加上国家的统一命题考试,在全国形成了17种不同的高考试卷和录取标准。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不少随农民工父母进城工作并定居的孩子,他们在接受高中教育时却卡在了必须“回户籍地参加高考”的政策上。在刚刚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负责人明确表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中、高考问题,“很快会有一个方案”,“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但这位负责人同时又提出,“异地高考”这个词表述得不准确,应当是“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如何参加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考试问题”,称为“异地高考”容易被误解为“高考移民”,即为了争取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去参加其他省市的高考,这是教育部坚决不同意的。

  城市应当对有稳定职业的就业者子女的就学负责,同时又要协调好北京、上海等重点流入城市的利益,这正成为当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的一个瓶颈。为此,作为资深高考政策研究专家的熊丙奇教授,提出了他的破解方案,即通过区分大学层次、实行全国联考与本省自主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既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又防止出现“高考移民”。

  高水平大学

  联考+自主招生

  建议方案提出,我国高水平的大学实行“联考+自主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改革。

  全国所有地区的考生都可以在各地自由报名参加联考(实现高考报名的社会化)。大学根据联考成绩、学生的中学表现,并结合自主招生考察等综合因素确定录取标准。还可以结合各地的经济情况、教育情况进行地区因素打分,即落后地区的学生可获得地区因素加分,而发达地区则可减分。

  地方本科院校

  本省考试+地区名额分配

  建议方案提出,地方建设本科院校实行“本省考试+地区名额分配”的考试和录取制度改革。

  地方建设院校无疑首先应为地方发展服务。拥有当地户籍和居住证的学生,可在参加全国联考之后,选择参加户籍和居住证所在地的省市高考。省市高校在省内录取时,可把招生名额下达到各地区,这就保护了当地受教育者的利益,也实现了省内教育资源的均衡。从教育举办者的角度看,学校回报给当地相应的利益是十分正常的,美国的州立大学也是把主要名额投放给本州的学生。

  高职高专院校

  不分户籍注册入学

  建议方案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实行不分户籍的“申请注册入学”招生办法。

  鉴于我国的生源数在未来10年将持续减少,不少高职高专已经面临生源危机,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却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旺盛的需求,应允许他们在居住城市就可申请、注册进高职高专学习。 (记者 王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