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师谈音乐教育:不应急功近利 要让孩子感悟音乐

2011年05月11日 18: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张欣) “让孩子们热爱音乐,让他们去感悟”,这是此间举行的“孩子们的音乐季”——华人区少年音乐培训计划启动仪式上几位音乐大师给出的建议,谆谆教诲间寄托了前辈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关怀。

  盛中国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他看来,现在的音乐教育急需“拨乱反正”。“全社会对于音乐的教育认知陷入误区,考级与入学挂构,家长教育子女的初衷停留在培养下一个郎朗、李云迪,或抱着很现实、功利的考量”。他指出,一些孩子被逼着学习音乐,达不到要求,又时常被老师、父母责怪,从而对音乐产生抵触甚至敌对情绪,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因此变得不自信。

  盛中国认为,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热爱音乐,从音乐中感悟美好应成为全社会所需认真审视的课题。对于青少年更适合什么样的音乐,盛中国提出,要衡量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他将两者比拟成主食与零食:“经典音乐历久弥新,其中的文化含量很高,更加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

  著名扬琴演奏家黄河教授也表示,如今全社会都在倡导素质教育,这其中,美育、特别是音乐的启蒙和感知又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指出,应关注全社会的音乐普及教育。

  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著名大提琴家朱奕兵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数十年的西洋求学经历。他说:“年轻人需要感悟,音乐首先是一门科学,它可以被量化,只有在融入情感后才能被称作艺术”。

  朱教授指出,中国学习器乐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喜欢音乐。在这个特殊的行业,兴趣所能生成的能量是巨大、无法量化的。他说:“‘孩子们的音乐季’有可能成为音乐教育的转折点。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都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无需用太多的知识和技术来填充,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去感悟”。

  为培养我国青少年儿童对高雅艺术的兴趣、推动高雅艺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发掘新生代音乐人才,为青少年的音乐之路开启一扇窗,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及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协办的“孩子们的音乐季——2011华人区少年音乐培训计划”将在全球华人区启动。

  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吴祖强教授勉励更多华人区的孩子们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更加热爱音乐。

  主办方代表、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表示,将会有100多位教授和音乐家直接参与到最基层的选拔、讲座和教学过程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