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前焦虑屡袭考生 父母忌对孩子造成情绪污染

2011年06月02日 16:5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教师:临考了,稳中求胜是上上策

  针对仅剩几天就要到来的高考,学生会表现出来的一些静不下心、看不下书,甚至想要放弃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记者采访了滕州市第一中学的高三班主任张厚平老师。

  张厚平指出,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能扎实地学习,静下心来复习备考的。但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打算放弃了,或是打算明年复读的,就看起来确实不在状态。

  高考近在眼前,一些在状态上有比较明显的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和静不下心复习的学生要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无论以后发展怎样,要把握好现在的一分一秒。其实,别看短短的一分钟,如果在一分钟内解决了一道小选择题,那么,这也算是一个突破。既然选择了坐在高考的备战场上,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目前一些已经打算复读的学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有一部分学生是想着,反正我打算复读了,现在就浑浑噩噩地等着高考就行了;而另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心智比较成熟一些,仍然和其他学生一样精心准备,丝毫不懈怠,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努力是为明年的高考增加把握性。这时候,学生就要认清楚,高考本身是一次最好的实战,无论复读与否,只有认真地对待高考,更准确地摸清自己文化课的底子,才能使自己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大学定位。

  考生还是要做一些简单的训练,做一些题目,还要将自己以前的一些错题翻出来重新过滤一遍,加深记忆。还要再提升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始终把问题保持在考试之前解决,万不可带着问题进考场。现在的复习模式,依然还要保持立足教材,理清思路。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过早地下定论,更不要在考前时刻提醒自己,我一定考上,或是我一定考不上。只要记着一点,平常心就好。“最后几天,稳中求胜是上上策。”保证自己强项不丢分就是最大胜利。在弱势科目中,要巩固自己拿手的知识点,而不是继续去想法攻破不懂的、棘手的问题。

  营养师:饮食以清淡为主,早餐不可忽视

  针对高考前家长不知道如何给孩子们最好的膳食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枣庄市公共营养师吴山先生。

  吴山建议,考前饮食不要刻意改变,在临考前及考试期间,考生的饮食量要与平时相当,尽量不要让孩子总吃大鱼大肉。青少年气血旺盛,宜调不宜补,吃各种补品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还是以清淡饮食为佳。小米粥、玉米饼、蔬菜、水果等更佳。

  考生的饮食规律很重要,考生饮食除了要规律、忌暴饮暴食外,要注意荤素均衡搭配,还要注重粗细搭配,各种蔬菜、水果也必不可少。有的学生考前容易紧张、失眠,可以吃一些鹌鹑蛋、牛奶、核桃和缓解紧张的香蕉;有的学生用眼过度,眼睛容易疲劳,发干、发涩,可以吃一些胡萝卜、动物内脏等。

  现在很多考生有喝咖啡或者茶的习惯,主要是为提神。专家认为,考生考试前可以喝一些茶及咖啡,但一定不要太浓,浓茶及浓咖啡都有兴奋的作用,会影响考生睡眠质量。

  高考期间,考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加蒜泥,既可杀菌又能增进食欲。家长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食物新鲜,避免因食用不洁食品而引起肠胃不适。此外,考生尽量不要食用剩菜剩饭,避免“病从口入”。

  由于考生忙于复习,不渴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喝水。专家建议,考生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另外,家长应为孩子做好消暑食物,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吴山强调,考生一定要吃早餐,而且应多吃一些补脑的食物,如豆制品、新鲜蔬菜、瓜果等。但是,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影响考试发挥。午餐吃饱吃好,晚餐以八分饱为宜。考生时常为了学习“开夜车”,吃宵夜也因此变得很有必要,最好喝一杯牛奶,吃些面包、鸡蛋,这样既补充了营养,又可起到安神作用。对那些睡眠差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喝些小米粥、牛奶加蜂蜜等,但不宜过多。

  要休息正常化,运动常态化。考生很多都长时间高负荷学习,十分劳累,这时就更要加强锻炼,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力,建议每天运动时间一小时左右。另外,考生的休息时间要尽量正常化,保证每天夜间7小时的基本睡眠时间外,中午最好也能休息半小时,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心理专家:父母切忌对孩子造成“情绪污染”

  临近考试的学生们出现的不自信、烦躁等种种问题,往往源于父母复杂的情绪表现,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情绪污染”。针对此类情况,记者采访了枣庄市金地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心理专家徐庆瑞。

  徐庆瑞指出,家长不要过分关注孩子高考。孩子白天在学校浓郁的备考氛围中,希望回到家能自由地呼吸,但是有些家长忍不住要提醒孩子“要高考了”,孩子一放学就问复习得怎么样了,这样让孩子一点也不自在。如果孩子主动谈起高考话题,家长才可适当发表意见,适当表示关心。

  家长不要“刻意保护”孩子。有些家长虽不过问孩子的复习情况,也绝口不提高考,但他们不看电视、拔了电话线,在家里蹑手蹑脚地走路。家长的这些肢体语言其实已经无形地将紧张信息传递给了孩子,敏感的孩子能从家长举手投足中感受到压力。家长这时应该在家里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以平常心做平常事,适当保持家里的安静就可以了,不用刻意保护孩子,让孩子的心理负担加大。 高考期间,是否接送、陪考,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提出要接送,建议家长满足孩子的要求,以示支持;孩子如果觉得家长陪考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那家里可以安排人员陪考;如果孩子独立性强,反对家长送考、陪考,那家长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意见。

  高考期间家长不要主动和孩子谈论答题之事,不要主动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如果孩子主动提及考场情况和自己的感受,家长要耐心倾听,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适当鼓励孩子。(见习记者 徐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