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京7万高考生个资被叫卖 官方:学校泄露可能性低

2011年06月20日 02:4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本报报道《7万高考生个人信息被叫卖》一事,考生以及家长电话、住址、姓名等隐私信息被网上售卖。昨日,市教委工作人员表示,曾多次要求学校保护学生及家长的隐私,不排除是黑客窃取了考生信息。

  学校泄露可能性不大

  昨天,针对“北京7万高考生个人信息被叫卖”一事,北京市教委值班人员介绍,教委曾多次与学校沟通,保护学生以及家长的相关隐私信息,“学校教师泄露可能性不大”。

  该工作人员认为,7万考生信息被泄露,或与网络安全有关,“不排除网上黑客窃取信息行为,教委愿意与大家一起维护网络安全。”

  个人信息最好“选”填

  昨天,部分家长和网友支招如何避免信息泄露。“逛街时经常碰到一些发单员让我填单,我绝不填写电话和住址”,家住海淀的倪女士说,一次逛街,一个发单员将与孩子才艺相关的调查单递给她,考虑到发单员辛苦,她填写了自己的家庭电话、地址、职业等,“第二天,我接到三个电话,两家是才艺班,一家是推销乐器的”。

  “不能因为小恩小惠就填写”,倪女士支招,遇到调查员发单并赠送礼品等情况,市民不妨将重点放在调查本身,而不是个人信息上。“如果对方一定要填写回访电话等资料,要慎重。”

  “现在办理银行卡、车险,去医院就医,甚至去小区访友,都要填上详细资料”,网友“石头”支招,“个人信息除了‘选’填外,有必要与银行、医院等签署保密协议。”

  - 律师说法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个人信息被泄露属于违法犯罪,但市民维权相当难”,北京市翰盛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召利介绍,目前,国家针对信息泄露等违法活动的处罚力度不够,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不妨设置一职能部门或类似科室,有效吸纳市民针对信息泄露问题的反馈意见,综合向公安等部门反馈并追查,彻底整治违法机构或个人。(记者申志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