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管理学校不等于管制学校

2011年06月23日 15: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对中小学发展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各国政府也都在设法改进教育产出的质量,以提高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如何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各国教育部门面临的核心问题。

  应该说,管理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管理要确定目标和战略,制定和执行计划,管理教学和学习,人力、预算和对外关系以及评估实践等,都需要执行。管理的执行,则需要有价值观的支持,需要校长们成为反思型的实际工作者,对理论进行深入认识并改进实践。

  同等看待“领导”与“管理”

  “领导”与价值观或目标相联系,“管理”与实施或技术问题相联系。要想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校长既有领导才能,又有管理水平。

  《如何管理你的学校》一书的作者托尼·布什现为英国雷丁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学教授,他曾任中学教师,也曾作为访问学者到过中国。该书作者具有全球视野,不局限于西方文化,力图以清晰易懂的用词来阐述复杂的理论体系,并试图通过教育机构中的领导和管理实例来说明各种领导与管理模式。

  该书主要介绍了6种教育管理模式和9种教育领导模式。“管理”与“领导”有什么不同?在作者看来,“领导”与价值观或目标相联系,“管理”与实施或技术问题相联系。要想对学校进行有效运作并实现其目标,需要同等地看待领导与管理,管理过度但领导不足的组织最终将丧失精神意识或目标意识。领导者具有十足的魅力但管理水平低下的组织可能一时兴盛,但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现代组织所面临的挑战要求管理者具备客观的视野,同时还要展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同僚管理模式适合在小学应用

  同僚合作的概念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教研组。在同僚管理模式中,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其中,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相关操作,确保每位成员的意见都能得到关注。

  该书主要讨论了6种教育管理模式,即正式模式、同僚模式、政治模式、主观模式、模糊模式和文化模式。以同僚模式为例,乍一看该模式会觉得很陌生,其实同僚合作的概念类似于我们的“教研组”。以北航附小为例,我校附小于2009年1月幸运地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与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合作开展的“中英海淀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主要通过构建学校愿景,确定学校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实施反馈,改进提高,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中英海淀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基于学校发展的现状进行自我评估。为了让自我评估能够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真正反映出学校发展的现状,真正体现学校所有相关人员的意志,学校请每位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参与到问卷调查、资料整理中来。他们质朴的语言和多彩的画笔描绘出了学校的未来发展图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暑期工作会中,老师们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优先发展的目标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想法层出不穷,整个会场成了讨论的海洋,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面红耳赤、激烈争辩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一个个发展的目标得到了展现。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中学的机构层级来说,小学的规模相对较小,为确保每一位成员的意见都得到关注,在管理中更适合用同僚模式。

  有效利用模式的搭配重组

  仅靠单一模式很难将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其实,模式之间可以搭配重组,校长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找最优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同僚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民主包容、团结合作的校风,同时校长要成为参与型决策的推进者,即校长要重视教师的专业作用,认识到专业化能够使教师怀着对彼此专业能力的尊重进行合作。由于校长的积极参与对活动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模式就可以看作同僚管理模式与参与型领导模式的一种结合。

  当然,任何单一的理论都无法全面反映中小学的管理或领导实践。各种模式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组织的规模、结构、可分配的管理时间、资源的可得性和外部环境等。对于我国中小学校长而言,在引进教育管理理论时要结合国情、校情,创新必须扎根当地的传统和文化,直接套用其他背景下的现成办法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 王群

  《如何管理你的学校》,[英]托尼·布什著,许可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