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男子辞职办打工子弟学校:"改变孩子命运很便宜"

2011年08月15日 09:0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燕兆时(右)和孩子们的合影。(志愿者提供)
燕兆时(右)和孩子们的合影。(志愿者提供)

  北京人燕兆时的人生,在42岁时,意外地转到了另一个路口。

  去年7月之前,北航毕业、研究自动控制的他还是一名科研人员,做飞机结构试验的工作,在北京繁华的二环路上班。

  原本只是想做一名支教,但毫无准备,他成了北五环外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全职校长,管理着200多个孩子,每个学期补贴4万多元的亏损。

  可是,他不能中途放弃。

  他决定,一定要亲眼看到这所学校的生死———或者找到一种模式很好地生存下去,或者倒闭。而这,也许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绕不开的宿命。

  “如果你跪下他们就租给你,你跪吗?”

  8月中旬的北京,快开学了,燕兆时的学校暂时没有因为附近区域可能出现的拆迁而搬家,这让燕兆时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这个担心已经缠绕了他一个多月。

  学校搬到这里才一年,如果再搬家,燕兆时不敢保证,学校是否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而裁减学生,或者消失。

  6月底,听说学校周围可能会拆迁时,燕兆时曾到处寻找合适的校址,有人问他:“如果你跪下他们就租给你,你跪吗?”

  “当然,这太简单了。”

  一年前,学校还在唐家岭,燕兆时也只是一名支教志愿者,不必操心学校的生死,来去自由。

  这是北京一所很普通的打工子弟学校。

  一年前,学校同样遭遇拆迁问题。去年7月,学校接到通知,7月30日是搬迁的最后期限。租到合适的地方很难,改造又是一笔费用,学校的校长夫妇很难承受,找燕兆时和朋友帮忙。

  “这样一所打工学校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连帮他的话都没敢说。”

  所以,燕兆时依旧当着志愿者,上着自己的课。

  7月下旬的一天,他和朋友去学校时发现,一辆厢式货车拉走了校长的一部分物品。

  之前,燕兆时听校长说过“太困难了,不想干了”,没想到这次是真的。

  去问校长,没有得到期望的答案。

  燕兆时和朋友两个人面面相觑。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不吭声,校长走了,学校就彻底停了;不想让学校停,就得做些实际的事。

  上课,毕竟相对简单些,可要负责这个学校,谁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你说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朋友问。

  “大不了过俩月就倒闭了。”燕兆时回答。

  “过俩月再倒闭,会比现在还坏吗?”

  “至少,我们还好好教了两个月啊。”

  “既然过俩月再倒闭比现在要好,那你有什么好怕的呢?”

  “你不怕我也不怕,大不了过俩月倒闭。但还有可能过俩月不倒呢。”

  担起一所学校的重担,就这么简单。燕兆时非常清楚地记得这段对话,因为它虽然很短,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

  “考虑了又能怎样?就两条路:关或不关,管或不管。没有别的好办法。”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几乎让燕兆时抓狂。

  燕兆时和朋友们疯狂地找地方,最终找到了现在这处家具厂仓库。

  这是唯一一个能装得下所有学生,而且房东愿意出租的地方。

  订合同、搬家、改造、装修……2010年8月20日,学校正式报名;25日开学。

  校长暂时留下来,这时候,燕兆时和朋友们还只是帮着他管理教学。

  一个学期后,原来的校长还是支撑不住回老家了。燕兆时成了全职校长,延续了19年的科研工作彻底放弃。

  “学校几乎没有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上学时,要带着四五岁的弟弟妹妹,因此,还得开一个学前班。”

  燕兆时曾和朋友探讨过学校的发展,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打工子弟学校,根本没法做。

  “连盈利模式都没有,怎么能坚持下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