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师岗位“萝卜招聘”如何保证人尽其才

2011年08月22日 16:45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几日前,一个题为“山东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要求父母都是干部”的网帖引发热议。招聘简章列出的条件明确要求,“父母为高新区区属单位人员或为街道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对此,枣庄高新区教育局人士回应,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为高新区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让他们的子女报考,也是他们享受的权利。

  看到这样一件事,或许有些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早前频频出现“萝卜招聘”事件,这又是新添了一桩而已。何谓“萝卜招聘”?按照正常思维、正常程序,各种职位的要求各不相同,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求职者这个“萝卜”应该符合职位这个“坑”的各项要求方能被聘用;而“萝卜招聘”与之相反,是招聘单位为“萝卜”“量身定制”,定制出合适的“坑”来安放“萝卜”,而这些“萝卜”多指“官二代”。此次枣庄高新区招聘教师在招聘简章上明确提出应聘者父母需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很明显,也是一个“量身定制”的戏码。

  有些媒体评论说,这一事件暴露出地方基层权力的蛮霸化,不顾普通民众利益,肆意挤压、侵占公共资源。这是“因”,媒体所评甚有道理,不过咱们在这谈谈“果”,果真招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子女为师,结果可能会怎样。

  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放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的重要性。若是枣庄高新区的教师招聘方式成行,那么很有可能使这些被招聘进来的教师形成 “不劳而获”、“少劳多得”,或是“有权才有路”、“无权干受苦”的不良思想,甚至是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况且,如果教师岗位这么容易让他们获得,他们会珍惜这样一个机会吗?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吗?如果老师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怎样教育好学生呢?一些地方常常把“百年大计、教育为重”挂在口头上,如果不把好教师招聘这一关,又怎能做到 “教育为重”?

  再说那些父母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又想应聘教师岗位的年轻人们,他们或许有着成为人民教师的理想和热情,或许有着真才实学,或许热切希望把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人生态度传授给学生。如果他们成为教师,会让学生懂得勤奋和热情会帮助人实现真正的理想,会让学生了解努力学习、努力成长能够让人生发展得更好,会让学生知道不经过劳动就能得到的收获难以让人珍惜、难以让人获得真正的快乐。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他们如果被“萝卜招聘”拒之门外,这不是一个人的损失,或许是一班学生的损失,或许是一个渴望人才的学校的损失。这样,“教育为重”又该从何谈起?

  其实,有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子女既有教师理想,又有真才实学,他们是适合当教师的,所以对于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萝卜招聘”来助力,也能进入学校为教育事业效力。他们有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在成为教师之前有很多精力去拓展眼界、发展多样化的兴趣,这对教育学生也有很大帮助。如果不设“萝卜招聘”,学校里既有这方面擅长的老师,又有那方面擅长的老师,就像有的园丁负责除草,有的园丁负责修剪,这样才有助于小花朵、小树苗茁壮成长。

  以前采访的时候,有这样一位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条件很好,她喜欢当老师,经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一所小学执教。当她得知班上有一名特困学生时,为了不伤学生自尊心,便一直用自己的工资悄悄给这名学生捐助,小到文具书籍衣物,大到每月伙食费,两年下来捐助了不少钱,后来学生家长写了一封感谢信,这件事才被学校和媒体得知。这位老师说,她爱教师这个岗位,想做一名好教师,关心学生、协助学生在她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说,“萝卜招聘”对那些父母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又想要成为教师的年轻人不公平,那么对于那些父母虽在机关事业单位就职、又有着教书育人热忱和职业操守的年轻人而言,又何谈公平呢?(王沐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