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被“志愿者”学生不乐意 校方回应称是教学活动(2)

2011年09月06日 10:5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家长:

  是不是原有的教学形式

  与孩子思维方式的冲突

  王先生是最早打进本报96068热线投诉这件事的。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孩子每天都打电话回来跟他谈论学院的这个决定。

  “荒唐,太荒唐了。”在王先生看来,花这么长时间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而放弃课堂学习,自己很难理解。“我们一年交了2万元的学费,学校停止了课堂教学,也就是给学生停了课,凭什么还继续收取学费。”王先生说,孩子在电话中也觉得很委屈,学校就抽调了广告和会展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同学们没有选择权。“作为家长肯定是希望孩子能以学业为重,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况且孩子在暑假里刚刚参加了40多天的实习,怎么一回到学校又要去实践了。这课堂的课到底还上不上?”

  一位李姓家长则比较冷静: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都很强,最烦别人替他作主,还要冠上一名——这是为了你好。这次矛盾的出现,是不是原有的教学形式与现在孩子思维方式的一种冲突呢?

  大学4年

  不仅仅是为就业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社会问题专家杨建华教授

  我觉得,首先志愿者最基本的精神和内涵是自愿。不管校方最初的意愿如何,但让大学生们感觉“被志愿”,违背了基本的志愿者精神。对大学生而言,“被志愿”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志愿精神的感染,完善自己的情操,反而因为抵触的情绪而影响了志愿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发展。

  在这件事上,学校为什么不让全校学生轮流参与志愿者活动,或者让所有的同学自愿报名,利用大家课余的时间,一个礼拜做一到两次,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学习,也可以锻炼学生。学校的主观意愿再好,也还是应该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会展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参与休博会志愿者活动,可以和书本学习相得益彰,当然是件好事,但这次的志愿者工作,大多都是接待、维持秩序、检票等繁琐简单的工作,更多需要的是奉献和爱心,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放弃课堂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这样的实践当中,作为校方是有欠考虑的。

  大学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四年的时间至关重要,大学四年需要接受完整、系统、基础性的教育,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让学生耳濡目染大学文化尤为重要。我们不该功利地把大学的目标跟就业挂起钩,大学四年不仅仅是为将来的就业服务,一味地强调就业并不利于大学生将来的成长,这让大学生在人生的发展中缺少了厚实的基础。(袁春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