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升学压力致写字课被“挤”出课堂 专职教师匮乏

2011年09月25日 13: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学期开学前,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意见颁发后引发的反响格外热烈。开学已20余天,中小学对意见的落实情况如何?书法必修课规定会否成为一纸空文?

  升学压力导致写字课被“挤”出课堂

  记者在北京市一些中小学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校开设的写字课教学仍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的书法课程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存在,一些学校的写字训练被“挤”出语文课堂进入“拓展型”课程。因为升学压力剥夺了不少学生欣赏、体验汉字美的机会,他们忙于不停地写、抄、算。家长关注分数,字被“放倒”也无妨,打字、网上下载替代了写字。

  “目前真正开设写字课的学校还不多。”北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记者说,她在批改作文时,经常碰到错别字、文白夹用等现象,如将“刻不容缓”中的“刻”写成“咳”,把“一往情深”中的“往”写成“网”。有的学生一个“日”字,两笔就写完,先一笔画个框,再往中间添一横。

  这位语文老师直言,就像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经常被边缘化一样,我担心书法课也会成为“聋子的耳朵”。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说,北京小学要求低年级每节语文课要拿出时间动笔写字,但目前不少学校把本该重视的写字教学推到了课外。

  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介绍,目前,9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其名难符,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很多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

  “中小学写字教育,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朱永新说,教育部此次颁布的意见很好,但目前关键是要认真落实。

  专职教师资源匮乏

  在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语文教学主管杲振洪仍然感到不少困惑。她介绍,因为教师资源的问题,现在还做不到每个年级全部由专职老师来代课。

  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一些书法特色学校,即使是有所谓写字课、书法课的学校,大部分没有专职专业的书法老师,而由语文老师代课。而“代课”有时候只是一种“代管”。许多中小学校负责人都呼吁,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未来的教师时,一定要保证其在书法方面的质量过关。

  “其实,语文老师负起全责是可行的,但是,重视写字教育首先要开设写字课。”呼家楼中心小学教师董虹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师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应一肩挑,尽可能不要把写字推给专职教师,使写字与识字分家,否则会失去学生学习“端正”书写的最佳时机。

  董虹从其自身的教学经验中体会到,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进行写字教育的绝好时机,教师板书示范,学生模仿、书写,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优秀作业展评,学生写字水平就可以逐步提高。

  李明新认为,要想真正让写字课进入课堂,学校就应该在教学管理上制定具体要求,不要把写字挤到课外不管不问;所有学科教师都应重视写字问题,不能只是语文教师重视;每一位教师都要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板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把写字质量纳入学生语文学习评价。 (记者王思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