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上海老师赴美培训 全天候跟踪感受西方教育(2)

2011年09月26日 15:5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感触3:

  惩罚也是一种艺术

  美式课堂上,不绝于耳的鼓励和赞扬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惩戒。在爱思奥伦高中,七宝中学副校长李啸瑜对该校的处罚教育产生了浓厚兴趣。

  爱思奥伦高中设有students advisor(学生顾问)一职,负责按照校规负责学生行为教育,类似于国内学校的政教主任。在爱思奥伦高中,学生若是犯了三次以上的错误,可罚待在家里,清洁校园,或放学后留下作业等,学生有受何种处罚的选择权;她则根据规章制度依照学生违纪次数和情节轻重决定惩罚时间的长短;学校还设有“安全代表”,帮助协调解决学生争吵等事宜。

  李啸瑜跟随学校负责安全状况的校长助理参加了一次开除学生的听证会(Expulsion Panel)。听证会系学区组织,由和学生不存在利益关系的其他学校的三名校长听证并录音,给出建议提交董事会,由董事会发布最终决定。参加听证会的还有学生及其监护人,学生所在学校的校长。会议先介绍出席者,并让学生及其家长自报姓名;接着一位校长陈述事情并提问学生及其监护人,然后由学生方提问陈述;第三步程序是所有当事人都离开,由上述参与听证的三位校长讨论;嗣后,是当事人一起协商解决办法,最终由这三位听证校长书写处理意见。

  听证会的程序正规但并不令人紧张,最为重要的,三名校长建议是犯事学生被原来学校开除后立即转到opportunity school(直译是“机会学校”),倘若一年后表现不错,仍可转到常规的学校。

  在随后的接触中,李啸瑜发现,在美国,学校分类非常细致,给更多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适合他们的教育。高中毕不了业的学生,16岁后可去continual school(继续教育学校)完成学业;偷渡或被黑户籍家庭的孩子同样拥有上学的权利,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怀孕或已生育孩子的少女也有专设的学校,学校聘请专人看护她们的婴儿;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到midrose school学习,起这个名字,或许是希望学生像玫瑰花蕾一样“含苞待放”。

  感触4:

  孩子阅读全民动员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在上海地铁上,很多年轻人喜欢玩手机、聊天,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各种等待时间翻书阅读是一道常见的风景。

  热爱阅读的习惯,从何时开始培养?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在住家家庭小女孩Grace(葛蕊丝)的身上找到了答案。她在当地一所小学读2年级,和这个年纪的大部分孩子一样,做作业时免不了拖拖拉拉。但只要到了周六,葛蕊丝会比哪一天都起得早,因为这天她要到社区图书馆去。学校图书馆每次只能借一本书,而社区图书馆一次可以借十本。每周六一早,葛蕊丝便一个劲儿地催着母亲格劳莉出发,唯恐热门书被别人“捷足先借”了。

  张悦颖发现,每次上午10时左右到达时,社区图书馆门前车位已几乎停满,不断有小孩欢呼着从车里下来,跑到图书馆内设置的儿童图书专柜。葛蕊丝对图书馆的布局了如指掌,很快,身影就消失在成排的书架里。社区图书馆墙面上贴满了布告:新书目录、借书方法指南、热门书排行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各商家贴出的奖励阅读的招数:凡阅读满一定的量就可以换取商家提供的奖品。有一周,葛蕊丝就换到了当地最有名的汉堡商奖励的五个汉堡……

  张悦颖后来了解到,葛蕊丝爱书,还要归功于自美国政府2004年起开展的一项“The big read”(大量阅读)计划,其中包括在“3—12”岁少年儿童间推行“The early reading first”(早早阅读)计划。这些计划的成功,除了有大量资金投入,政府还设计了很多激发人们阅读兴趣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从总统到市民“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上网操作的“阅读问答升级奖励”,各商家与阅读结合的营销策略等。所有活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成为一种主动的需求。(记者 陆梓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