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研外围战”:为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大市场(2)

2011年09月30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张贴辅导班广告大打出手

  高校复印店买的资料之所以比较受热捧,还因为在这里能低价买到别人花高价参加考研辅导班取得的培训资料。“我们花了几千块,甚至几万块上的辅导班,在这里复印就被偷偷备份,然后几十块钱卖给其他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徐颖现在去复印资料时会很小心。

  徐颖两个月前开始准备考研,在同学的推荐下她报了个辅导班。在人民大学的一面宣传墙上,考研辅导班的广告已经贴的铺天盖地,课程从几百元的“点睛班”到十余万元的“保过班”都有。学校的一名保安介绍,这些辅导班为了争抢宣传栏的位置也会产生矛盾,有一次两家辅导班的员工为了在这里贴海报竟然动手打起来。

  “虽然也有很多人说上辅导班的作用不大,但是人家去上课了,你没去,自己心里就总担心会吃亏”,徐颖坦诚自己参加辅导班多少有些盲目跟风的心理。然而,这种心理在考生中的普遍存在,也就成就了如今考研辅导班的火爆生意。

  因为毗邻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位于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一栋7层写字楼就挤进了4家考研培训机构,它们有的在这里招生,有的在这里上课。“我们这正在招收‘秋季集训营’,全日制军事化管理,在郊区租了校区,吃住全封闭,每天从晨读到晚自习集中辅导,根据班次设置,学费从两万三到三万八不等,食宿费用另算,参加保过班最后落榜的我们按比例退钱。”一家考研培训机构的咨询员王女士介绍。

  类似这种全日制封闭性的“密闭营”、“魔鬼营”,其他一些考研培训机构也已开设。“我们集训营八个班每班四十多人,都已经招满了,现在的学生为了考研都准备了一年,一些工作的还辞职考研,为了考上心仪的学校,他们舍得花钱报辅导班提高成绩,我们这2013年考研的辅导班都已经上课了。” 王女士解释辅导班并不担心因为价格高而影响招生。

  王女士介绍,辅导班之间的竞争关键不在于价格,抢到好老师才能抢到更多的生源。“我们有VIP一对一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约老师单独讲课,每小时200元,其中老师有提成,所以对于老师来说,你如果教的好,学生就愿意继续约你,你就赚得多,同时公司也就赚得多”。王女士还透露,辅导班的老师大都是常年带考研班的硕士、博士,在校任教的高校老师其实很少来教课。

  “校内考研屋”PK“考研特供单间”

  已经在北京报了辅导班的刘婷今年是第二次考研,去年她还是安徽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们学校在淮南市,小地方的辅导班里没有什么名师”,刘婷去年在淮南报了一个著名考研培训机构的远程班,“报名的时候他们说是北京名师讲课的实况直播,我们交了一千多块钱,结果就是近百人坐在一个屋里看了一周的光盘,根本不是什么远程直播”。

  为了不再让自己失败在地域间的信息差里,今年年初刘婷就来到北京,在自己梦寐考取的北京大学旁边租了房子,报了辅导班,开始自己的“二战征途”。像刘婷这样“搬家考研”的考生,近年来也已成趋势,他们的“搬家”,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更及时广泛的获取报考院校的信息,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安静方便的学习环境。而这种趋势也自然助推了原本就很火爆的高校周边租房市场。

  北京外国语大学旁边的一家房产中介门店,最近就生意不错。店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周边的高校较多,考研租房的人比较多。“在我们因考研租房的客户里,不光都是外地来京赶考的,一些北京的在校生也有租房的,因为住学校宿舍夜里会准时停电,他们为了多点时间学习,也为了有个独自安静的环境,也来租房住。”一位房产中介说。

  在考研租房市场,由于正规的中介公司不太愿意出租“考研”这样的短期房,“搬家考生”多数是通过高校周边的“二手房东”租到房子。在人民大学周边做了5年房屋租赁生意的张先生,最近贴了出“考研特供单间”的小广告,“考研的一般都是短租,我这里有床位,有单间,房租月付还包水电,而且不收中介费,他们中介公司没有我们灵活机动,所以没法跟我们竞争”。

  与高校“周边房”竞争的还有“校内房”,由于处在大学校园内的优势,“校内房”价格普遍较高。在人民大学的校园内,可以看到很多写着“校内考研屋”的小广告,广告里介绍,房内全是理想一致的考研学生,学习氛围浓厚,有的还称可以帮助租客办理学校食堂饭卡。

  “也不是广告上说的那样房内全是考研学生,里面住的也有工作的,还有的是一些床位出租,其实就是一些走读研究生或博士的床位,广告都是招揽生意的噱头,都在垂涎考研这个大蛋糕”,一位去年在“校内考研屋”住过的学生这样解释。

  连年升温的“考研热”背后,有个人追求梦想的奋斗,也有社会就业压力的逼迫,总之,无论是为了文凭还是为了梦想,众多个体的求学诉求都合力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有利可图的考研大市场。

  和中国的其他考试一样,考研经济的繁荣,有传统社会心理中“一考定终身” 的鼓动,也有中国教育中应试考核顽疾的作祟。所以,从考研“热”起来的那一天开始,这个关于学术人才的选拔考试,就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考生之间的战斗。

分享按钮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