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职校沦为学生工中介 背后黑幕不容潜伏

2011年10月14日 17:31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学校上了一个月课后,贵阳市商贸学校“护理专业”不满15岁的小云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东莞一家电子器件工厂“勤工助学”。在工厂里,未成年的小云被安排拿着一份“熊敏”的户籍证明,“变身”已经年满16年的“熊敏”,其他同学也被同样“变身”。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在流水线上重复同样的劳动。校长称这是学校“冒着风险的教学探索”。(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校领导所谓的“教学探索”,不过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事实上,由其负责的商贸学校,早已沦为“学生工”的中介所,如此学校根本就不是在为学生们传授知识,而是把学生们视为谋取黑色利益的“敛财工具”,而这也再次暴露出当下职业学校存在的“顽疾”。当下,一些教育机构已沦为牟利市场,而且由于监管缺位,这个市场似乎处于监管“真空”地带。也正因此,使得教育领域乱象丛生,而关于一些职业学校强制学生到指定训练基地或单位实习的问题,在社会上早已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对于那些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一般都会在私下与职业学校领导达成见不得阳光的协议,这样一来,职业学校管理者往往能从中捞取大把好处,同时,用人单位也得到了廉价的劳动力。而在用人单位与职业学校管理者实现“双赢”的背后,学生们却成为了“牺牲品”,大家不仅荒废了宝贵的求学时光,而且,也往往在身体上、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国家教育部今年9月份专门颁布禁令,要求坚决防范与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事实上,面对利益诱惑,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他们很可能会将教育部的“禁令”视为耳旁风,从而使出种种花招继续贩卖学生劳力。这些年来,“禁令”失灵的问题屡见不鲜。显然,仅靠出台一纸“禁令”显然不够,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管,从源头防范此类问题发生。政府部门既然出台“禁令”,当应如践行诺言一样做好“下步文章”,从而让“禁令”落实到位,那么,有关部门在发布“禁令”的同时,相关配套工作必须及时跟进,从而通过严格监管、从严问责等举措,让违反“禁令”者受到相应问责。(陈国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