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另类选修受追捧 印证教育很沉闷

2011年10月20日 16:0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今高校选修课有不少相当新潮另类:广州大学有个“生死学”专门教学生写遗书、立遗嘱,广东金融学院“爱情心理学”鼓励学生“牵手成功”,华南农业大学大型真菌课考试是画蘑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开一门“三国杀”选修课,也遭到学生热烈围观……

  广东人十分讲“意头”讲忌讳,就连与“死”发音相近的“4”都受到歧视和排斥,以致有些电梯里“4”都被改成“3H”,但大学教学生写遗书、立遗嘱这样“意头”极其不良的课程居然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大学许多“意头很好”的课程已经无法吸引学生了?

  从上学的那天起,我就一直见识许多违反常识、欺骗学生的课程。为了考试成绩,你不但不能对这些课程说不,还得乖乖地把反常识的东西装进大脑内存,让自己的人格分裂。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大学,仍然还有许多不良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成绩的要挟,在源源不断地逼迫学生去学习背诵,使得本来是启蒙启智的一些课程,变成倾倒反智反识的垃圾场。

  在我看来,把写遗书、立遗嘱、画蘑菇、“三国杀”、学“牵手”之类开为选修课,标新立异的成分多于实际意义。在我们的教育界,最短缺的是常识教育,是回复正常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可是,多年不正常的人文教育,已经扭曲了许多人的正常观念。许多人从学生时代起,脑子已经被“格式化”,到了自己成为教师,他们用自己被“格式化”的脑袋来“格式”学生,致使谬种流传,造成堪任正常人文教育的教师同样短缺。同时,从小开始的反智教育,已经形成“反智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所形成的力量,有时足以威慑任何改变的企图,让试图恢复正常观念的人充满阻力,甚至充满风险。

  新潮另类的选修课受到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教育的沉闷状况,但它仍然不是最佳的课程选项。在各种紊乱观念思潮迭起的社会转型期,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正亟待通过教育得以厘清,我们的教育需要对好自己的焦点,否则抓小放大,尽管能够因为新异赚点喝彩,但仍然无法与良好的观念理念“牵手成功”。(何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