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媒体称中国科研缺乏验收机制 申请项目等同捞钱(2)

2011年11月28日 01:34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项目验收怪象连连

  国内一般通过年度报告、中期和终期结题来检查科研项目,记者不止一次听科研工作者提到:许多验收完全是走过场。

  记者曾见识过一些项目的验收:被验收方念一遍汇报稿,例行公事般的几次问答,被验收方准备好了验收结论草稿,验收专家们稍加改动,增删几个定语,加上一两句空泛的评价,大家鼓掌通过。接下来就该是融洽的联谊活动了。

  一位老记者经历过更荒诞的场面:验收专家与被验收方坐在一起商量合适的措辞,并最终敲定一个大家满意的稿子。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陈难先今年“两会”期间曾发表言论,痛斥“评审书的草稿通常是由被评审的人来起草,评审专家只是在一些用词上作些无关痛痒的修改,甚至仅仅是改改标点符号而已”。

  “在这种生态环境下,国家钱投入得再多也是糟蹋。”陈难先感言。为此,他曾要求其主管项目的评审专家写出自己的意见。但他的做法毕竟是个例。

  中科院一位青年科学家告诉记者,在他们的专业圈子里,前几年某部委资助的一个重大项目“顺利结题”,被视为笑话。“项目是中国几条大河的污染治理。验收时说污染被成功控制,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纯属忽悠。新闻里也报道说污染依旧。你拿它有什么办法?”

  在科研界常被讥讽的,还有几年前的“汉芯造假”事件。“陈进为什么能通过院士参加的专家组的验收?”记者采访的一位老科学家曾质问,“后来这些人都怎么处理了呀?因为这里水深,就不了了之了。”

  “假如每个评审专家都对自己评审的项目负责,那么专家会出于维护自己的信誉,做出客观的评价。”刘亦铭说,“因为专业内部的事情,谁做得好坏,大家都很清楚。”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贻芳也认为:“因为责任不明,专家一般也不会为难课题组。其实做得好不好,本领域科学家心里都会很清楚。”王贻芳说:“如果实行终身负责制,有科学家自己利益的约束在里面,问题会好一些。”

  管事的怕惹事,大家都学会了“和稀泥”

  “如果在规划与立项时把好关,后面的问题会少很多。”王贻芳坦言,“如果我们支持的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界求真务实的风气就会蔚然成风;如果少借中国特色搞一些歪门邪道,多参与国际交流,按国际惯例办事,问题就会少很多。”

  然而,抱着相似观点,并付诸实施的刘亦铭却碰壁了。几年前,在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阶段,他试图请国外专家来评估,避免中国的人情羁绊。为此,他请了行内几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来华。

  “没想到,这些科学家刚住下,就被某位院士请去吃饭。”刘亦铭笑道,“大概是想让专家们替他的研究组说些好话。发现专家可能不会做出对他有利的结论,这位院士马上就去告我的状,说这些专家都是我的朋友,肯定会把经费派给我的人。”

  院士告状,让主管官员感到为难,找刘亦铭商量。无奈之下,刘亦铭只好不再坚持由国外专家出具意见。

  “我本来考虑在验收阶段也引入国外专家,但后来自然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海外工作多年归国的刘亦铭,终于感到事情没那么容易。最终,他也成了草草验收的专家组组长。

  “十年前,在这个专业领域,韩国人的水平比我们低。但他们现在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刘亦铭介绍说,十年间,他在韩国的同行们只经历过三次验收,每一次都会淘汰掉大多数参与者,政府选出少数拔尖机构进行后续支持。

  “验收本来可以评审出能做出好成果的机构,把资助集中在它们身上。但我们做不到。”刘亦铭感到遗憾。

  改变这种状况是一件难事。“这需要管事的不怕惹事。”刘亦铭说,“但现在普遍都觉得‘无过就是功’,谁会去得罪人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