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州规定女老师不穿性感服装 衣物不超三种颜色(2)

2011年12月02日 10:1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如此,大部分老师们对于自己的形象,一直都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荔湾区华侨小学的陈莹老师说,所在学校对于老师的仪容仪表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但基本不会太过分的,毕竟老师的形象有很大的社会性,职业决定了很多的约束,所以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有时候不能搞得太过。”所以,她已经习惯了每天以恤衫、西裤/西裙的搭配面对学生。“如果穿得太过随意,在学生的心目中会显得不太严谨,孩子不一定喜欢。”她告诉记者,自己有次试着穿了一件套头的短袖休闲服回去上课,“结果,所有学生都跟我说,以后不要再这么穿了。”

  学生不“感冒”

  亲和力比外表更重要

  老师看起来如何,对学生来说有多重要呢?“打扮朴素的老师和稍微打扮的老师,你更喜欢哪种老师?”昨天,记者就这个问题问了市内一些中小学生,除了个别几名表示“没什么所谓”以外,其余的都认为更喜欢后者,“老师漂亮点,我就会喜欢咯”,“起码看上去人会更精神一些”。

  不过,当继续追问下去,有不少学生就告诉记者,老师的“人”本身更重要。“其实我们都是喜欢对学生有亲和力的老师,外表不是最大的问题。”花地中学初二学生彦祺告诉记者,现在班上教历史的是位30来岁的男老师,属于有些“不修边幅”的类型。但不久,彦祺渐渐发现这些可以接受了,“因为他没什么架子,对学生很好,爱跟我们开玩笑。比如有时候说话说半截,突然说‘考试’,其实说的是考试复习提纲,吓唬我们。”尽管这名老师经常“把我们吓得不得了”,但这名老师在他的班级超级受欢迎。

  也有学生认为,校园里出现一些打扮得“有个性”的老师并非坏事。“当时可能觉得怪,可是毕业以后发现,有些个性的老师更容易让人记得啊。”今年26岁、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小冯上月回中学母校参加校庆活动发现,让大家聊起来最有共鸣的,往往是回忆一些“有个性”的老师。她记得当年学校有一位政治老师,常常穿着发白、褪色的西裤,而脚上却蹬一双皮凉鞋,“如果要用老师的衣着规范,应该算是不太靠谱的那种”,不过现在这名老师,成为了让久未相见的同学、甚至不同届的校友迅速熟络的话题。

  “规定太细了,老师如果都照着这样穿衣,校园里会不会很沉闷?现在不是说要个性化发展吗?”海珠区网友LIN说:“我们的美术老师,有时候走‘小清新’路线,有时候也会走五彩缤纷的路线。也挺好的啊。”

  “建议”并非硬性规定

  对于广州市教育局编写的广州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本中所列出的101条给老师的建议,由于规范得细致,反而让老师感到难以执行。

  有老师记得,大约10年以前,本地教育部门曾经对老师的仪容仪表进行过严格管理,女老师不能染发、涂指甲油,不能披头散发,不能穿无袖或没领子的衣服,也不能穿超短裙,“当时确实管理得比较严格,甚至有人跟我说‘老师没几个是活泼可爱的’。”当年“不能染发”的规定,在如今看起来已经显得与时代脱节,也已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毕竟老师也是人啊。”荔湾区华侨小学的陈莹老师说。

  而记者了解到,本次广州市教育局编写的广州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本中,“101条”是以建议的形式出现。市教育局思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读本仅是供老师参考,并非强制执行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老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个性化地发展。  文\记者伍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