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推“异地高考”,不必被户籍所羁

2011年12月08日 14: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异地求职”“异地求学”,这些单个的改革都可以绕过户籍壁垒“单兵突进”,“异地高考”为什么不能?

  《中国青年报》11月7日发表长篇报道《“异地高考”等待破冰》,对“异地高考”面临的困局进行全方位扫描:众多随迁子女面临高考困局,户籍家长与非户籍家长之争,户籍壁垒成为“拦路虎”,青海试水“异地高考”,湖北“异地高考”方案夭折……推行“异地高考”是大势所趋,甚至早已听到楼梯响,但就是不见人下来。

  推行“异地高考”主要难在哪儿?对此人们似乎已经达成共识:难在户籍壁垒的阻碍,难在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利益调整。但笔者始终认为,“异地高考”其实可以绕过户籍壁垒“单兵突进”:根据某地外来考生的报考人数,增加相应比例的招生名额,尤其是增加重点高校招生名额,这样外来考生就不会挤占户籍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各地对于推行“异地高考”的抵触情绪就有望逐步消除——这其实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不减损户籍考生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了外来考生的权益,避免与现行户籍制度正面冲突,直达改革目标。

  所以,推行“异地高考”未必非得以户籍改革为前提,现实的迫切需要,也不允许我们坐等户籍壁垒消失之后再推行“异地高考”,户籍壁垒不应该成为“异地高考”难产的理由甚至借口。

  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户籍壁垒与推行“异地高考”的关系。户籍壁垒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单独的政策或规定,而是由很多个政策规定叠加而成。不妨回顾一下:在计划经济年代,每个人都被“钉”死在户籍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几乎无法生存;改革开放后,一些人陆续外出打工,开始时“异地求职”相当困难,很多单位都将“本地户口”作为招人条件,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这条规定逐渐消失,“异地求职”成为平常之事——哦!原来,推行“异地求职”并不需要打破户籍壁垒,只需取消一条规定即可。人们外出打工,难免要带上子女,“异地求学”曾遭遇难题,看上去又是户籍壁垒惹的祸,但后来,国家规定各地需将外来人员子女上学纳入本地教育规则,外来人员子女大多可以在流入地上学了,人们发现,“异地求学”原来是可以绕过户籍壁垒“单兵突进”的。还有外来人口参加当地选举,以前是不行的,现在有些地方正在试行“异地选举”,效果挺好,它无须以打破户籍壁垒为前提,户籍人口也没有觉得外来人口侵占了自己的选举权。

  “异地求职”“异地求学”“异地选举”,这些单个的改革都可以绕过户籍壁垒“单兵突进”,“异地高考”为什么不能?它也许只是欠缺一条规定(高考报名以考生学籍为准),同时废除一条规定(高考报名不再以考生户籍为准)。当然,正如其他改革都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样,推行“异地高考”也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但是,只有先改革,我们才有机会去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完善改革方案。

  说是绕过户籍壁垒“单兵突进”,其实,这些“突进”何尝不是对户籍壁垒的强烈冲击和销蚀。如前所述,户籍壁垒由很多个政策规定叠加而成,当这些政策规定一个个“过时”了,被瓦解了,就意味着户籍壁垒一点点被消融,原本坚硬的壁垒,今天被扒下一块石头,明天被扒下一块砖头,这样下去,户籍壁垒还能剩下什么呢?当什么都不剩下,它也就不存在了,改革也在不经意间完成了。

  也就是说,推行“异地高考”,本身就会对户籍壁垒形成强烈冲击,它本身就是户籍改革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户籍壁垒显然不能被当做“异地高考”难产的理由甚至借口,推行“异地高考”不应为户籍壁垒所羁绊,或者坐等户籍壁垒消失——这首先需要教育部门行动起来,成为这项改革的主导者、推动者,责无旁贷。(晏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