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车事故频发折射措施不力 媒体吁健全管理制度

2011年12月14日 13:5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报道,12日18时许,为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发生一起校车侧翻事故。截至13日凌晨2时许,共造成15名学生死亡。

  有评论说,当甘肃正宁县校车事故中失去19个孩子的哀痛尚未完全散去,当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国上下都在讨论有关校车安全及“校车优先”之时,又传来这起重大校车事故的噩耗。此时此刻,实在令人无法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是啊,到底该如何扼住校车事故频发的“咽喉”?保证校车安全是不是非要等到安全条例出台之后?

  痛心

  惨痛教训不能再有

  甘肃校车车祸失去19个孩子的哀痛还心有余悸,今天,再次看到校车惨痛事故,痛定思痛,还没有思考清,伤痛再来,简直难以让人忍受,只期盼校车惨痛教训别再有三了。这次事故是因为躲避一辆人力车造成的,恰恰处在正当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举国上下讨论有关校车安全及“孩子优先”,甚至要对不避让校车的车辆进行处罚之际。这就是一个惨痛的提醒了,避让校车不用争论,处罚不避让校车是为了多数孩子的利益,无可争议。

  希望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一个对全民的教育活动,成为一个对地方政府官员对校车认识的提高过程,成为一个形成全民“校车神圣”的过程,只有这样,校车惨痛教训才不会有三,因为这个征求意见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就是一种督促,就是一种教育,就是一种疏导。

  校车安全火烧眉毛,再也不能等,再也不能靠,安全条例虽然是意见稿,但应该尽早“发威”,体现出校车的权益神圣不可侵犯。不到一个月,接连发生两次惨痛的校车事故,如一记重锤砸在我们每个公民的心上,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悲伤、悲痛上了,我们必须在痛中奋起,迅速打造保证校车绝对安全的钢铁般的保护伞。(殷建光)

  分析

  松散式管理不该被忽视

  目前,人们对校车安全问题的关注多集中在校车的资金来源、校车的车型设计、校车的“特权”保障等方面,一个关键性问题却被各方忽视了——校车的松散式管理,或是导致学生安全无法保障的更大问题!

  前不久,甘肃榆林子镇那起重大校车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总结出了事故的五大原因:一是,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左道超速逆行;二是,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限定9座改装为无座;三是,幼儿园董事长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所辖737名学生只安排4辆校车接送;四是,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五是,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其中,除了最后一条属监管部门责任以外,其他四条均与校车的管理松散有直接关系。

  都说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校车安全的警钟,可警钟该敲在何处,对谁而敲呢?是学校,还是警方,抑或是车主、学生家长?以往,我们侧重于对学校的呼吁,后来又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以期对学校及校车驾驶人起到更大的约束作用。但因对这些制度执行不到位或力度不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并随时对学生安全构成威胁。那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消除校车安全隐患呢?我认为,可以实行校车出租化。简单地说,就是成立专门的校车出租公司,各学校可根据需要租用车辆接送学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校车”统一由出租公司经营、管理,无论是车辆,还是驾驶员,都要好管得多,有关问题也容易提前发现并及时解决。政府部门可同时进行硬性规定,要求各学校必须从校车公司租用车辆接送学生,并不得超载,不得赶时间等。这样,交管部门只需把精力放在对校车出租公司的监管上,监督、指导出租公司做好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维护、驾驶员教育等工作,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万阕歌)

  呼吁

  学校撤并盲目 呼唤就近上学

  车祸再次提醒我们,寄希望于一部校车安全条例的实施,就能彻底改善教育不安全的现状,是不够的。因为目前,有法不依、 执法懈怠、法治意识淡薄,仍是无法逾越的现实障碍。时下,应该让不合理、不成熟的教育撤并,重新“撤回来”,让就近入学重新得到落实。

  所谓重新撤回来,就是按照教育部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强调:“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施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如果基层政府的教育撤并未能充分重视民意,未能为校车提供充分的配备,未能有效保障孩子们的上学安全。这种撤并就可以认为是不成熟的,也是不合理的。既然眼下无法消除安全隐患,这些学校就应该撤回去,让“就近上学”成为教育安全最好的保护伞。

  撤并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共享。可这仅仅是教育专家和政府官员的一厢情愿,撤并的综合效果到底如何,必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11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黑校车”、“超载校车”多集中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乡接合部。记者调查发现,“农村学生对校车需求较大的原因,是因为撤乡并镇带来学区及学校布局调整,学区服务覆盖面加大,导致部分学生路途偏远必须乘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灾难、车祸,残酷事实和生命代价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盲目撤并与当下的教育需要存在着巨大的脱节,未能经受住考验。连安全都不能保证,这还能称得上是优化教育资源吗?(耿银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