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80后”家教难题: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欠缺

2011年12月22日 17:16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了父母,他们的孩子又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独一代”将如何培养“独二代”?效果如何?这对中国未来的家庭教育具有示范的意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从总体上来说,“80后父母”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最早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生存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优越;享受到了全家人给予的最充分的关爱,幸福体验指数为历来最高,身心发展也是健康的。“80后”父母从小受到的培养教育是“集约型”的“精耕细作”,教育质量高,受教育年限多,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这是做孩子首任教师的优势。但他们没吃过苦,从小没有同龄的玩伴,又容易成为全家人关注的中心等等,很容易滋生“惟我独尊”的“自我中心”意识,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

  “80后”父母是与社会转型同步成长的,他们没有传统思想包袱,清规戒律少,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积极进取,崇尚创新;价值取向多元化,行为方式开放化。作为孩子生活的引路人,他们视野、思路开阔,能为子女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练和磨难,有的个性过于张扬,放荡不羁,不接受任何约束。

  一些“80后”初为人父母,就面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体验到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感受到生存难度增大,教育意识强;但他们又缺乏心理准备,精力不够,感到力不从心。比如近来反映出的“孩奴”的思想苗头,令人担忧。

  “80后”父母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成为“庸中佼佼者”。但“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材无方”,面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往往不知所措。

  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冲垮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堤坝,但新道德观念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80后”父母在孩子道德启蒙教育中有许多的迷惘和困惑。比如:诚实守信、谦让忍让、善良同情还是不是美德?合作、互助、勇敢、冒险、吃苦耐劳、集体主义还要不要提倡?面对此类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作者为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