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效应渐现 教改直击体制障碍(4)

2011年12月23日 09: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增设了25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专业,在全国高校布点200个,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9所高校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个部委、7个行业协(学)会参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64所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

  ——着力探索建立各门类和各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鼓励支持各类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在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先后启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985工程”学校重点学科和非“211工程”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给予支持。制定出台“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控制度做了系统设计和规定。

  一项项改革措施,一系列政策调整,无一不是以国家建设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无一不是瞄准质量这一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要办好的教育,必须有好的教师。要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

  “国培活动到西南,民族教师培训忙。理论学习观念新,实践基地方法棒。唱首山歌吐真情,感谢国家牵挂情。”在广西河池学院2010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总结座谈会上,来自罗城县四把镇民族小学的仫佬族教师姚荣波即兴唱起山歌,表达自己参加培训的喜悦心情。

  这是各地实施“国培计划”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作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迅速启动的重大项目,“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已经培训了115万名教师,2011年又启动“幼师国培”。“国培计划”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国家行动也成为各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示范引领下,湖南、新疆、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在部分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带动了河南、吉林、贵州等13个省跟进实施地方“特岗计划”。

  ——教育部在浙江、湖北两省启动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改革试点,通过试点逐步建立起“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各地以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聚焦重点,破解难点,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为加强教师培训,贵州组织实施了“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项目”,2010年、2011年共培训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教师10万余人。

  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海南计划到2015年建成1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部分师已实现城乡教师待遇一体化。

  为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河北省制定《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建立省级统考、市县聘用的新进教师补充管理和运行机制。

  从文本转化为实践,从思考转化为行动,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各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妙招实招,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推行力度持续增加,行动效果有目共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巨大合力和凝聚力已然形成。

  正是因为这份合力,人才培养的基础更加坚实,教育前行的步伐更加从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