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自招培训火热产业链渐形成 家长无奈加入拼钱游戏

2012年01月13日 09:1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尽管一些大学招生办主任反复对媒体和考生强调,自主招生培训班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也不可能有用,可这盆冷水从未浇熄熊熊燃烧的培训火焰,学生和家长将培训班挤满了,他们希望像过去一样,用对付应试教育的那套方式在此取得高分。“我感到心里很凉,”一位大学面试官说,“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要把自主招生扭到产业链上去。”(见1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不是这位大学老师神经过敏,事实上,自主招生已经被强扭上了可怕的产业链。如今,与大学自主招生相关的书籍卖得异常火热,各种培训班更是如火如荼。即使一本自主招生“历年真题集锦”被卖到300元,一些培训班动辄开价上万元,家长仍毫不犹豫地掏钱。而在这背后,是出版者、培训者赚得快要爆裂的口袋。如此情景,让人忧心。

  其实,自主招生被强扭上产业链,不仅家长被“掏腰包”,还会严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使自主招生成为“拼钱游戏”。一方面,为参加培训,考生势必要从繁重的学习中挤出时间来,进行大量训练,这无疑让学生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并在学科测试和面试中“鹤立鸡群”,一些有钱家长极有可能提前3年、5年为孩子的高考“布局”,不惜重金对孩子进行“专向”培训,以便将来能顺利提前拿到名牌大学的入场券,如此一来,穷孩子岂不要被挤出自主招生的大门?

  这绝非杞人忧天,奥赛便是最鲜活的例子。过去,由于奥赛获奖者能拿到重点中学、名牌高校的入场券,众多家长趋之若鹜,恨不得从幼儿园起就把孩子送进各种奥数班,而面对培训班吓人的收费,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谁玩得起?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今这种境况自然怪不得家长。在如今的升学模式和就业形势下,孩子拿不到自主招生加分,就有可能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就难以找到好工作。因而只要有一线希望,为人父母者都会尽力去“赌一赌”。如此看来,在对家长进行积极引导的同时,还要把重点放在改革自主招生试题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上来。高校在设计自主招生试题时,要摆脱程式化,既要着眼于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能力,更要注重发现和挖掘考生的潜质,特别是创新品质,让所谓的培训起不了作用。

  同时,要加大对培训市场的监管。各高校首先要管好自己的人,禁止任何参加自主招生的人员外出“走穴”。此外,对那些乱打广告、“挂羊头卖狗肉”的培训机构,要追究其冒名之责。这样,也许还能把正在被绑架上产业链的自主招生解救回来。(吴应海)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