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社区健身器材“疗伤” 中学生呼吁建长效机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谁给社区健身器材“疗伤” 中学生呼吁建长效机制
2010年03月23日 14:28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学生呼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指导

  □晚报记者 杨玉红 报道

  扭腰漫步机坏了,很长时间没有人维修;一些健身点孩子乱玩健身器材,险象环生……控江中学的李煜申和傅剑文等同学调查发现,上海很多居民小区陆续配备健身器材,而一些社区健身器材缺少监管、危险性大、使用率低,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建立社区健身长效机制,加强社区健康点监管和指导。

  运动器材缺少监管

  太空漫步机一只踏脚板向下歪斜,无法正常踩踏……家住浦东新区欣晟小区的王女士发现,小区里的太空漫步机无法正常使用近一个月,一直没人维修。居民向物业反映,得到的回复是:健身器材的维护、修理不归物业管,此事可向街道有关部门反映。

  上肢牵引器成为个别居民的晾衣架,滚筒健身器的筒身一片黑锈,还有一些健身器材或螺丝松了,或杠杆生锈了……控江中学的李煜申和傅剑文等同学调查,目前一些社区的体育设施无专人维护和保养,导致破损甚至被挪作他用的情况很严重。

  李煜申建议,相关单位将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维护责任化,设立专项资金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

  运动器材品种单一

  上肢牵引器、太空漫步机、扭腰漫步机……这是沪上很多小区最常见的运动器材,这些运动器材使用比较方便,安全性也比较高,适合于年龄偏大、退休在家的老人运动。

  但是,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在小区内活动的青少年更喜欢结伴打篮球、踢足球,这些设备很难在社区健身点寻觅。

  李煜申发现,大部分社区已经配备健身器械、网球场、活动室,但很少有社区配备篮球场或者小型足球场等适合青少年的运动设施。五角场街道的管理人员介绍,老社区因为历史规划等原因,没有空余的地方用作球场,而新社区考虑到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的占地较大,球类运动更易产生噪音污染等因素,未建设相关场地。

  傅剑文建议,在几个社区之间设立一个社区体育中心,设置小型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满足市民运动的多元需求。

  社区健身点险象环生

  日前,记者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区的健身点看到,恰逢小学的放学时间,去学校旁的社区健身点“疯玩一会”成为很多学生回家路上必做的“功课”之一。一位七岁上下的小男孩正在一个“跑步机”上奔跑,小男孩自顾自地玩耍,一点没有意识到扶住手柄,险些从“跑步机”上摔下。此时,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好奇地跑到“跑步机”旁,想用手去摸正在快速转动的铁轴,幸好被看护的大人及时拉开。

  在该健身点的另一侧,两位小男孩跑到“坐蹬器”旁。突然,传来一声“啪”的撞击声,小男孩坐在“坐蹬器”上没撑住腿,铁椅直接撞在了凳子上,好在小男孩及时用手扶住,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甚至还有一些已经损害的运动器材也成为小朋友们眼中的 “玩具”,一些孩子将歪斜的太空漫步机当摇摆机,站在上面不停晃动。

  建议派教练指导居民

  社区运动器材缺乏指导,个别青少年、市民在运动器材上“疯玩”,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李煜申调查发现,一些居民反映从未有专门工作人员来指导居民如何进行体育运动,甚至有些居民都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社区的运动器材,各种运动器材适合哪些人群。这也导致部分居民不愿意主动参加运动,运动热情不高。

  “派教练等人员来社区对居民的健身、运动定期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运动热情,提高健身运动的安全性,还可以避免运动器材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坏。 ”李煜申建议。

  ◎相关回应

  杨浦区将派专人监管社区健身点

  中学生的社区运动器材的调研,受到部分区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杨浦区体育局副局长张祥泰表示,从今年开始,杨浦区将社会资金和个人捐资建造的健身点纳入社区管理范围,由区财政出资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及更新。在每个居委会明确专人对社区体育健身器材进行维护及监管,并在每个健身苑点均设有维修举报电话,现器材损坏能够及时设立警示标志,并对损坏情况进行处理。

  “除了在居民小区设立健身点外,区体育局还在全区12个街道分别建有一个健身苑,每个健身苑有35件左右健身器材。”张祥泰说,此外,位于双阳路国顺东路口的黄兴体育公园已向居民开放,园内有篮球、网球、门球、足球、棒垒球等场地,完全是公益性的,最低票价仅2元,还有一些免费项目。

  据悉,杨浦区将重点培训社区体育健身器材指导员队伍,这些指导员将专门走进社区居民点,指导居民如何使用健身器材,如何进行科学运动,提高市民的运动热情。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