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难道就为敲章?敬老活动等应避免形式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社会实践难道就为敲章?敬老活动等应避免形式化
2010年05月11日 17:08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交大附中学生呼吁敬老活动等应避免节日化、形式化

  逢年过节到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几个小节目,或是送上水果糕点表示一下慰问,很多学生都参加过类似的敬老活动,但很少有人想过这样的“爱心”是不是老人们真正需要的。近日上海交大附中“社会视窗”社团的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完成了一项关于养老问题的专题调查,老年人生活质量欠佳的现状引起了高中生们的关注。“老人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节日化、形式化的走过场。”副社长、高二(1)班的邵晋蔚说,“其实我们也希望社会实践活动能开展得更实在一些,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切实的帮助,而不是填个表敲个章这样的形式主义。”

  深入调查后学生大感意外

  近两个月来,学生们利用社团活动和课余时间,深入学校和居委会、敬老院,开展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足迹遍布除奉贤、闵行之外的16个区县。一些老人的境况让学生大感意外。高二(6)班的鲍沪宝清晰地记得他走访的第一户人家,那是一个年届八旬的老太,虽有子女,但基本没有往来。老人属于高龄纳保人员,除了政府发放的一份保障金外,并无其他收入来源,常常捡路上的饮料瓶换点零钱。而相比经济上的拮据,令老人们更难忍受的是精神上的孤寂。一位97岁高龄的独居老太,大儿子在美国,小儿子是退休工程师,就住在附近,每天按时给她送饭,应该说经济上并没有太大顾虑。但由于无人陪伴,她一个人不敢出门,只能整天看电视解闷。“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学生们的问卷调查显示,60-69岁人群生活状况相对乐观,他们中配偶健在的占87.1%,生活不仅可以自理,86%以上的老人还在为提高子女家庭生活质量而奋斗,帮着做家务、带孩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下降,尤其是80岁以上人群,68%以上老人已经失去配偶,有子女或保姆照料的仅占四成,三代同堂的已属罕见,此时的老人最需要子女照顾,独居现象却反而增多。学生们在访谈中发现,造成老人情绪波动大、对生活不满有诸多原因,而首当其冲的是子女不在身边,精神上得不到安慰。

  社会实践不应流于形式

  看着这些调查结果,参与活动的学生都特别想为老人们做些什么。这些学生之前也曾参加过不少敬老活动,如到敬老院帮着扫地擦窗,陪老人聊天。“这样活动一年也就一两次,而且作秀的感觉更多一些。老人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而我们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却常常流于形式。”在撰写调查报告、商讨对策时,有学生提议“改革初高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形式,代之以各校轮流、分班到指定托老所、养老院为老人服务”。

  社团里的高二学生上学期刚参加了“学农”实践。在学农基地,他们每天的任务是剥剥黄豆、搓搓草绳。“这些绳子搓出来也不知道做什么用,我们就拿来跳绳玩。”女生王艾灵说。学生们也有下地劳动的机会,每个班级分到一小块地,大家轮流象征性地插几棵油菜苗,根本不必考虑能不能存活,因为第二天可能就有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来这块地里练“种菜”,学农完全成了走过场。

  “其实,现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纯粹形式主义。”上海交大附中团总支书记张雪滢记得小学、初中时到居委会还能领到叠报纸、捡垃圾等零活干干,而现在的假期实践只需填个表敲个章就算过关了。

  为避免敬老服务流于形式,学生们特地草拟了“服务细则”,如由被服务的老人亲自评价,指标分三级——很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每个学生初高中七年里必须完成90个小时的服务,且三分之二以上评价为“满意”方可毕业。

  社团指导老师蒋敏然非常赞同学生们的大胆设想:“孤独源于没有听者,学生们如果能经常陪老人聊天、下棋、唱歌,不仅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中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给老人们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远比那些装样子、走形式的所谓社会实践要来得有意义。” 本报记者 王柏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