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方案探路高考改革 公平、公正何以保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民间方案探路高考改革 公平、公正何以保证?
2009年06月15日 09:54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

  高考话题总是牵动人心。刚刚过去的高考,全国11个省份以新课改高考亮相,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改革方案的纷纷出炉。由课程改革作用于高考,人们由此期望千军万马受制于此的高考指挥棒能够成功指挥中国教育真正摆脱应试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还教育以本来面目。然而,在中国教育的现状面前, 势在必行的高考改革显然前路悠长。

  6月13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酝酿已久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公之于众,以扩大考生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构建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一幅触及实质、力图“以改革实践促进改革”的高考改革路径图引人注目。

  变“最不坏的高考制度”为“最好的高考制度”

  “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是对上述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描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解释该方案出炉的背景时说,面临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已发展为教育改革的竞争。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逐渐加强。高考制度改革影响面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困难不难想象,但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需要坚定改革的方向,通过理性、建设性、渐进性的方式,用改革的实践推进改革,使高考改革走出困境,把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熊丙奇信心十足地说。

  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以“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力图以此构建新的考试与招生制度。

  “为什么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权利?”熊丙奇指出,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同时,自主招生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核心问题就是自主招生改革只给了高校自主权,而没有给学生选择权。学生参加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但是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只能选择其中一所作为自己的志愿或者是第一志愿,学生根本不可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因此,我们的改革方案将扩大考生也就是受教育者的权利作为一个重要出发点。

  熊丙奇说,具体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扩大考生选择考试与高校的权利。我们要增加多种考试,不再是一次考试;扩大考生选择高校的权利,就是学生不只拿到一张通知书,而是应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之后选择他想去的高校。

  变一考定终身为考试录取多轨道、多样化

  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的基本思路颇有些大胆。

  具体到考试制度改革,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革传统高考,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

  “我们现在统一的高考不管学生的层次、能力水平怎么样,都是一张试卷。”熊丙奇说,而国外比如法国,作文考试的题目就分为文科、工程技术类、理科三类。另外每一个类别的作文卷子都有三道题目可供选择。

  按照现在的方案设计,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学科知识考试,就是以研究型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划分,不同类型学校及学科采取不同的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艺术和体育类等,每一个考试内容可以区分不同的难度,比如语文1、语文2、语文3;数学1、数学2、数学3等。越是数字小的难度越高,比如语文1是难度最高的,语文3是难度最低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考试。

  与此同时,举行“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熊丙奇解释说,目前有些地区推行的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实际上还是学科考试,学科考试主要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考试,而学业能力水平测试主要是基于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逻辑能力的考试,类似美国的SAT考试。为此,他们建议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可以在一年举办多次,每次成绩的有效期可以是两年,学生拿着这个成绩可以去申请大学。

  基于考试制度改革的录取制度改革分为三种模式:

  1.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熊丙奇说,目前有76所高校实行5%的自主招生,但目前的自主招生模式,一方面导致了很多学生考试成本增加,另外也有很多不公平因素。因此,我们呼吁建立一个全国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参加完这个测试,拿着成绩单就可以去申请大学的自主招生。而且,每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4所学校,并有可能同时拿到4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将目前高考的集中考试变为多元多轨的学科考试。基于这样的考试之后,学生参加集中录取。

  3.自主考试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高职高专学校,这些学生不再参加全国统一学科考试和学业考试,只要参加这所学校的考试,就可以被这所学校录取,实行宽进严出。

  公平、公正何以保证

  对一考定终身、一分定终身的无奈激发起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漫漫期待,然而,取消统一高考,会不会使现有的公平、公正难以保全?推行自主招生,是否会给更多的学校提供暗箱操作的空间?多年来,日渐高涨的高考改革呼声始终与种种质疑与担忧相伴相随。如何在保证基本公平的基础上使高考更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这一民间方案提出了八项配套措施:

  1、制定《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

  2、推进高校管理改革,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公信力。熊丙奇特别解释道,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信息公开极为有限,公众难以进行监督,从而对自主招生充满质疑。我们的建议是,建设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机制,以及中学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在大学实行学术本位管理,减少行政因素对招生等教育事务的干涉。还要建立问责机制,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发现弄虚作假,要承担相应责任,取消有关的资格和招生权利。

  3、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的“立交桥”,探索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服务体系。

  4、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防止学校追求升学率。

  5、改革考试加分政策。

  6、均衡研究型大学生源分布,保障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

  7、降低英语分数权重。

  8、培育中介组织,提高考试服务质量。

  对高考改革引发新矛盾的担心,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直言:“这种现实和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他说,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面巨大,很容易让人畏首畏尾、束手无策,从而导致年复一年地讨论下去。我们的思路是用改革促进改革,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通过实现招生过程全程公开透明和加强社会监督,保障招生的公正性。这样既扩大了高校自主权,保障了考生的选择权,也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他坚信“这是可以追求的 ”。

  问路高考,这一民间改革方案也许还过于理想化,远非完美。但方案的设计者寄希望于提出这样一份可供参考的改革文本,让各方充分表达意见,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改革的前进。正如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程方平所说:“高考制度改革不是一天半天,需要有理念,需要试验,需要推进,需要尝试, 甚至还应该允许它有挫折。” 本报记者 丰捷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