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先拿出诚意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改,先拿出诚意来
2010年03月29日 10:34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洪信良

  昨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阶段公开征求意见结束。这个“问策于民”的征求意见稿引发各界热议,最尖锐的意见是,人们又提起了1993年的教改纲要,批评这个旧纲要提出的目标有多少没有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并没有评估过,而新纲要既回避了早前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又同样缺乏阶段性评估的制度设计。

  在我国历史上,凡是称得上“改革”的,其实施者莫不历尽苦难,备尝艰辛,冒着阻挠者的枪风箭雨,过关斩将,降妖伏魔,不惜付出血的代价,方能换来一片新气象。要对积弊重重的教育进行“改革”,其难度可想而知,除了要有大智慧、大勇气,首先得有大诚意。

  而从各方对教改纲要的评价来看,人们考量教改诚意无非是从两方面,一看“破”,二看“立”。不破不立,不立不破。若是教改纲要制定者不敢得罪人,不敢对旧制度动真刀子,只作些温吞水般的“改良”,那么势必积弊难除,积重难返;若是教改纲要提不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规则、新制度,那么即便暂时打击了旧制度,也难保它不会死灰复燃。

  无论是破是立,要在务“实”。求“真”才算务“实”。且不谈这个新纲要进步有多大,人们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个纲要是真的能付诸实施的“提纲挈领”的行动目标与计划,还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有总比没有好”的一个画饼。公众的怀疑是有经验作支撑的,很多方面1993年的纲要都已提及,但没有实现也没有检讨,比如1993年的纲要提出世纪末教育财政投入要达到GDP的4%,至今没有兑现。又比如,新纲要“发展任务”部分提出的义务教育“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这项政策事实上也已强调了很多年,现实操作中却未见推进。

  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作为一个国家“中长期”的教改规划,如果也只是停留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聊胜于无”的层面,恐怕是难以向公众交代的。至于对是否有诚意的判断,只要看纲要“破”的力度大小与“立”的操作性强弱即可。

  比如对最具根本性的考试制度的“破”,纲要中提到要落实大学招生自主权,却没有涉及考生报考改革的内容,有人就指出“让学校有选择、考生没选择的高考制度是不完善的”。再比如在“保障措施”部分提到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却没有明确教育资源的配置原则,用在基本的普及上多,还是投在最高端多,不得而知。新的制度建设一旦缺少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操作性就很模糊,也很难让人信服。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