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取消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硬指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电子科大取消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硬指标
2009年10月20日 11:07 来源:四川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昨出台研究生培养新方案

  昨日,记者从电子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上做出重要调整,从2007级硕士研究生开始,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学科今后不再将硕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过去,每到研究生二年级,就有学生要为发表学术论文“东奔西跑”,而听说出台“不用发表论文”的新规定后,该学院学生表示,这样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搞市场应用研究。

  A 学院新规

  取消“发表论文”硬指标

  发表学术论文,一直是研究生们“研三的梦魇”,曾被冠上了“作假多、费用高、抄袭多”的种种批评。而这次取消硬性指标的消息一传出,该校研一的一名王姓学生连呼“轻松了”。“这样没有了强制的负担,我可以集中精力,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做出些实质性的成果。”大部分学生也都表示,宽松的教育氛围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过去:答辩前必须发表论文

  在过去,科大研究生获得答辩资格的步骤为:修够课程学分-通过开题报告环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毕业答辩。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生必须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手册》中的《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要求》规定很严格: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报)或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发表(或已录用)1篇反映本人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全文。录用论文,须提交相关的版面费付款证明。

  现在:变强制为引导提高质量

  而今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新规取消了“发表学术论文”环节,改为注重考察学生写论文的过程,鼓励他们展示自己创作作品,再进入下一步“答辩”环节。

  同时,学院要求导师,仍然把发表论文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训练。学院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学院也会鼓励硕士生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目的是把强迫性或强制性地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变为引导性或鼓励性的要求,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解答:取消指标不等于不写

  取消“论文发表”后,怎样考核学生?据了解,国家教育部并没有对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做出明文规定。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案。“不再要求学生发表论文,并不代表不写论文。在量上不作规定,必然要求论文在质上要提高。”该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科谢莉钧科长介绍,学院鼓励学生搞科研,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将在研究生综合测评办法中,加大科研成果的权重等等。

  该院认为:如今研究生毕业后去向分流明显:一部分向学术性方向发展,一部分向应用性方向发展。学位论文能衡量学生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学术论文则增加了部分应用性研究生的负担。学院认为,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学生只用达到学位论文要求,不必发表。但如果遇到评定奖学金及硕博连读生遴选等情况,在省级、国家级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仍是必要条件之一。

  B 出台背景

  多所高校已取消

  早在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六所学校相继效仿取消。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提出,现在许多学校的“论文指标”都是自行规定的,当时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避免“混文凭”。

  这次计算机学院取消硬指标的举动,其实也得益于国内外一些院校专家的建议。去年下半年,电子科大启动四年一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究生培养处将各个学院、学科搜集到的培养方案发给国内外超过300名知名教育专家和学校教授,希望他们能结合时代要求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在收到的百余封回复中,取消“考核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建议占到了很大比例。今年上半年,研究生院召集下属所有学院院长征求意见,将是否取消发表论文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科点,而计算机学院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学院。

  “我们考虑到计算机软件是一门工程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必要用写论文来耽搁学生做市场开拓调研的时间,也没有必要增加学生刊发论文的经费负担,因此决定取消论文发表的硬指标。”计算机软件学院李建平副院长说,如今的高校应该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他们毕业找得到工作。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