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人员缘何清而不退?一些地方政策不符农村实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代课人员缘何清而不退?一些地方政策不符农村实际
2010年02月01日 16:0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由于较多考虑教师质量标准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范,而较少考虑代课人员的生存和生命体验,一些地方政府解决代课人员的政策并不一定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在刚过去的2009年,有媒体披露一些地方辞退代课人员的补偿标准奇低的新闻,使代课人员的命运走向又一次受到社会关注。

  自2005年底开始提出“清退”,至2008年底“妥善解决”,经过三年的努力,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我国中小学代课人员从44.8万人仅仅减少到33.1万人。这个普遍面临工作环境差、工作任务重、工作待遇低的特殊的群体,退出教育历史舞台的脚步,并没有随着义务教育转向均衡发展而加快。

  1月21日,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在介绍目前代课人员整体状况时指出:代课人员产生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情况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努力。代课人员构成复杂,有近年来素质较好、持教师资格证上岗的大中专毕业生,也有学历不合格、不具备教师资格的社会转行者。

  吕玉刚认为,一些地方出于种种原因长期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代课,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而长期低薪使用具备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代课,则是对他们的极不公平。教育部明确反对这种不规范的用人行为。

  “有情操作”的重庆经验

  早在2006年教师节期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就向媒体表示:“大量代课人员的长期存在,应该说和国家义务教育的法理是相悖的。”此前此后,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严格禁止聘用代课人员,对在岗的代课人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妥善解决。其中重庆、广东、广西以及甘肃兰州等地积累的“妥善解决”的经验和做法,体现了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代课人员的人文关怀。

  重庆一度有80%的代课人员分布在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等农村贫困地区。2007年初,重庆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实施方案》,规定招聘范围为当年6月30日前,在市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连续代课一学年及以上,现仍在教学岗位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师德良好、身体健康的代课人员。

  经过严格的统一招考筛选,全市1万余名代课人员中的7593名被录用,且以公办教师身份走上教学岗位。其工资所需经费原有部分由所在区县承担,增量部分由市级财政转移支付补足。为此,全市财政每年增加投入1.6亿元,用以保证这批新公办教师能够享受同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当年9月5日,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黄奇帆正式对外宣布,重庆今后不再有代课人员存在。一方面不再允许各区县新聘代课人员,一方面确需增加教师的中小学校,只能向教育和人事部门申请增加编制,公开招聘公办教师。对于这次招聘中的落选者,重庆市按照有关政策予以辞退和解聘,并依据有关法规给予一次性补偿。

  国家审计署驻渝特派办在对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专项审计调查后证实,这批“代转公”教师全部充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远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年11月,重庆市教委主任彭志勇对前往采访的本刊记者说,重庆从体制机制、财政保障、整体发展的角度统筹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代课人员这个难题,在全国是一个先例。

  有分析人士认为,重庆这个“积极政策”的价值在于没有回避历史,而是以正视教育现实的负责任态度,给代课人员以应有的公正,从而使政府站到了道义的一边。

  质量标准与农村实际

  与重庆的一次性招考“代转公”的模式不同,广东省经过近两年“代转公”的努力,中小学代课人员从2007年的5.2万名减至3万名。最新的消息称,对于这些代课人员,广东将为其中一部分进行转岗培训,再尽量安排在中小学的非教学岗位上;其余不能转岗的人员,将予以辞退,并进行适当补偿。为此,广东省财政将在两年内投入20.7亿元。

  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文传道介绍,广东目前的3万名代课人员,是经过了两轮的“代转公”招考后,不能转为公办教师的人员。广东主要采取免费培训、分批考试、招聘和转岗结合等多种方式,以及根据经济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不同情况分类解决转岗问题。对于需要辞退进行补偿者,虽然全省统一的补偿标准还未出台,但有些县市已经出台了自己的补偿办法,比如以一年工龄计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进行补偿。同时还要妥善地做好代课人员解除劳动关系、理顺社会保险关系等工作。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