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不查乙肝能否打破歧视?医护人员“很纠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入学不查乙肝能否打破歧视?医护人员“很纠结”
2010年04月01日 11:0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普及常识和消解民众偏见才是“乙肝歧视”破冰的关键。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今年2月,卫生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要求入学、就业体检均不得涉及乙肝项目。近日,东莞市卫生局也发出通知,要求医院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常规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对此,不少乙肝患者感到“大快人心”,而社会各界也普遍认为破解“乙肝歧视”有了新突破。

  为了应对体检政策的这一变化,东莞数所高校均称今年入学后将不再针对新生进行乙肝检查,而且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也不再查乙肝,一切皆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基层医护人员在面对这个新规时显得心态复杂,认为它有“一刀切”之嫌,并称普及常识和消解民众偏见才是“乙肝歧视”破冰的关键。

  取消乙肝检查体现人性化

  “我为这个政策鼓掌叫好!”昨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家住南城金丰花园的陈光祖(化名)显得一脸轻松。陈光祖和他今年将参加高考的儿子都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他说,以前会经常忧虑因此影响自己的小孩升读大学,现在终于可以宽心了。

  东莞理工学院大四学生阿峰也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他今年参加了东莞市公务员考试,在新政出台之前,他有着这样的担心:当自己奋力通过笔试、面试后,会不会被入职之时的乙肝体检拒之门外呢?如今,他称自己可以心无旁骛地等待录取结果了。

  社会各界多个声音也认为,取消就业、入学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对消除“乙肝歧视”有积极的一面。东莞中学一不愿具名的资深教师指出,对于一个身体上遭受损害的群体,社会应该给予他们自救的能力,而不应该剥夺或限制他们在入学、就业等方面享有的权利,从而给他们生活和心理造成双重打击。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体检新规体现了国家政策越来越人性化,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营造一个公平的工作生活环境。

  不查乙肝会引起感染率反弹?

  为了应对体检政策的这一变化,市内几所高校均计划今后入学不再进行乙肝检测。广东医学院医务室的黄主任就说,既然国家明文规定取消入学乙肝检查,那么校方肯定会按照政策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且入学后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也将不再查“乙肝两对半”了。不过,他强调指出,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本着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学校欢迎和鼓励学生自愿检查乙肝项目。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校医室的万玉君医生也说,尽管今后对入学新生和在校生都不再查“乙肝两对半”了,但是对需要打疫苗的学生,医生会建议先查查为好。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家明确叫停入学、就业的乙肝检查后,一些基层医护人员却有着不少的困惑。其中就包括从医20年的万玉君。万坦言,面对这个政策心态复杂,查不是,不查也不是,身处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她说:“不查乙肝了,今后的体检工作会非常轻松,要知道我们每年的体检量是数以千计,检查起来耗时又耗力,但是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还是要查一查。”

  据其介绍,广东是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而东莞又是广东的高发区。以城市学院为例,尽管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目前这一数字约为8%左右。也就是说,100个学生中,就有8个人可能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都不查了,会不会引起反弹呢?”

  基层医护人员“很纠结”

  与万玉君一样,广东医学院医务室黄主任的心情同样“很复杂,很纠结”。他不无忧虑地说,取消入学乙肝检查后,一些学生会觉得既然不是硬指标了,加上乙肝病毒有其潜伏性和隐蔽性,可能平时就会疏于检查,一旦病情严重了才去就诊的话,将会大大耽误治疗进程。同时,黄主任还建议,从关爱自身和他人的角度出发,乙肝病毒携带者也要定期做相关检查,以免肝功能不正常时影响到自己和周围的人。

  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学生也对这个新政有着自己的看法。城市学院大三学生小朱认为,尽管知道一般接触不会感染乙肝,但是自己仍认为入学后还是做做乙肝检测好,其目的就是求一个“心安理得”,“没事的皆大欢喜,有事的医生可以单独通知,给些指导意见,保护好对方的隐私”。

  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小刘则建议,既然各类公开的体检取消乙肝检测项目势在必行,体检表中就应该将“肝功能转氨酶检测”列为常项。他说,“假如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两倍,那他肯定是病人。若体检者发现自己的肝功能结果异常,再追本溯源,看看是因为乙肝感染所致还是其他疾病导致,这比检测乙肝指标更有实际意义。”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