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面临问题:水土不服 人心思走待解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村官"面临问题:水土不服 人心思走待解决
2009年02月11日 1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11日电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登署名库世昌的文章,深入分析“大学生村官”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指出,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个省份开展了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其他18个省份也已部分开展,在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水土不服、优惠政策难兑现、被闲置靠边,甚至被忽视、排挤等问题。

  文章认为,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大学生村官”虽然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但同时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民主法制科学意识较强。这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不仅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更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上的更新。

  谈及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文章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尽管各地探索了自愿报名、公开考试、严格考察、择优录用等经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专业的要求不够严格,尤其是对“土生土长”的因素没有真正考虑进去,导致“大学生村官”要么专业能力得不到施展,要么“水土不服”、人心思走。

  二是尽管各地在大学生村官待遇、出路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兑现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表现为:“大学生村官”收入待遇多为“补贴”性质,而且数量有限,与当前大学生收入期望值差距很大;在当前乡镇机关、事业编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难以落实下来;一些地方承诺的报考公务员优先、可提拔乡镇副职等,在《公务员法》和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下很难兑现。

  三是一些地方只重视前期选拔,后期管理很难跟上。日常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经验交流、心理沟通、考核激励等,使“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处于放任状态。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对帮扶措施落实不够,甚至存在“有苗不愁长”心理,难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积极性。

  四是部分乡镇在用人上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对“大学生村官”重视不够。“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特别是领导锻炼,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和锻炼,与工作多年的村干部相比,无论是在环境适应还是工作经验上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由此,导致了个别地方“大学生村官”被闲置靠边,甚至存在被忽视、排挤的现象。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文章最后强调,需要通过一些制度和政策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