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000大学争当殡仪工 缘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上海5000大学争当殡仪工 缘于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9年04月14日 16:49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培养目标变化导致就业选择的变化

  记者:最近据报道,上海5000名大学生应聘殡仪馆岗位,您认为这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高辉清:我们以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殡葬业跟大学生联系在一起的,这的确反映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已经拓展到一个相当广阔的范围里。这种变化既与我们现在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关,也可以说是被严峻就业形势所迫的无奈之举。

  近百年来,我国的大学教育目标发生过几次变化,比如说,上世纪30年代,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郑重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于培养出能担当大任、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竺可桢先生所理解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招生的小幅增长,我国更需要大学培养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扩招政策的影响下,大学生入学率迅猛增长,2000年毛入学率达到15%,2006年达到21%,2007年达到23%,这说明我们的大学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导致就业选择的变化。

  产业结构状况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不足

  记者:当大学成为大众教育时,是否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一些低端行业的工作?

  高辉清:培养目标的变化并不说明大学生就应该一味地降低期望,从事一些极为低端的工作。因为不管培养目标怎么变,大学教育都是一种通才教育而不是专业技能教育,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通才教育范围广阔,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各个方面,它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的是厚实的知识基础、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不是专业的技能。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所以,虽然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但是大学毕业生依然有他的就业领域。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大学毕业生应该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这些环节的工作,而不是最基本的生产制造环节。正是由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导致了不能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

  记者: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状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怎样的影响?

  高辉清: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比较慢,在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但这跟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没有太大关联,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另外,我国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比较慢。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不足。比如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仅在40%左右,不到60%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不如印度的50%,与发达国家美国的80%更是相距甚远。即使从第三产业的行业构成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知识含量高的高端产业为主,但我国仍以传统的商贸业、服务业为主,这些都是造成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不足的原因。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记者:那么,您认为从解决就业的角度看,应该怎样调整产业结构呢?

  高辉清: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所谓的经济转型就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型。不仅是就业,当前我国经济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从深层次看都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根本的解决之道不是短期的调控政策,而是有效的产业升级。

  但是产业结构升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并且有两个前提需要具备:一是我国的各个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二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努力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因为牵涉面较广,不仅需要资源价格改革相配合,同时需要财税政策、科技政策等相配合,而且需要把握好节奏,兼顾长期与短期利益,将其带来的社会震荡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当前,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问题极为有利,但是我希望能以此为契机更加重视发展高端服务业,而不只是增加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岗位。如果产业结构调整可使我国第三产业的高端行业得到较快发展的话,不仅能吸纳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而且能提供更多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优势的岗位。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才能走上正轨。(李小彤)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