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城市为内涝所“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如何不让城市为内涝所“伤”

2010年08月16日 09:3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问:近来,长江流域、东北等地出现严重的洪水灾害,多座城市面临内涝。有人说,内涝已成为城市“内伤”,很难治愈。但是,我在电视上看到,今年上海世博会上有一些很好的做法。请问,这些做法能否推广应用?上海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汛排水和抗灾能力?

  ——上海松江新桥 小白

  答: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多雨的城市,中心城区地面高度仅有3米—3.5米,低洼区域处仅为2米。而在潮汛期间,黄浦江平均高潮水位达到4.2米。同时,由于市区大部分雨水需要依靠雨水管道收集和雨水泵站提升排放,当暴雨降雨量超过现有管站排水能力时就很容易出现地面积水乃至居民家中进水。特别是在市区地面标高较低、排水设施陈旧的旧式里弄和居民小区,每逢暴雨必定积水。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居民家中积水超过万户的有过4次,分别发生在2000年、2001年、2005年和2008年。

  长期困扰上海市民的暴雨内涝灾害,受到上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改建排水系统67个,基本消除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空白点。截至2009年10月,上海雨水排水系统实际排水能力达到2483立方米/秒,比1995年增长了2.4倍。同时,在城市化面积不断扩展的情形下,有关部门多次对《上海市市区雨水排水系统规划》进行编制和修编,雨水排水管道长度和雨水泵站排水能力不断扩张,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排水能力普遍提高到一年一遇的强度。预计到2020年,全市规划雨水排水系统361个,规划总的泵排水能力4138立方米/秒;城市化地区雨水系统达标率在90%以上,其中内环内全面达标,内环外则确保雨水系统建设与小区开发同步实施。

  政府的重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正在让上海的暴雨灾害程度逐年降低。举例来说,2000年8月19日市区累计最大降雨量56毫米—104毫米,造成约10000户民居进水和150余条路段严重积水。而在2007年7月8日,杨浦、虹口等区累计降雨量同等,却只造成了20余条路段积水,约500户民居进水。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暴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防汛排涝任务依然繁重。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上海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新建排水设施任务任重而道远。目前,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新扩展城区未能覆盖排水管网,中心城区的陈旧排水管道尚未彻底更新。除人民广场、世博园区等重点地段外,其他区域还无法有效抵御三年一遇及其以上的暴雨强度。

  具体来讲,在排水能力已大致确定的前提下,改动、扩大现有排水系统的能力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干扰到正常的城市运行。为此,可通过科学管理和局部改造,进一步发挥排水系统的能力,同时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首先,先进的天气预报可有效提高灾害性天气的应对能力,从而降低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防御暴雨灾害的信息化技术中,推广应用灾害检测设备,健全灾害应对预案,对市区暴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监控,已经成为上海防汛抗灾的先进手段,值得深化推广。

  其次,尽快改造陈旧的排水系统,完成低排水能力区域的管道改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居民小区内设置雨水调节池或利用天然洼地、池塘、河流等蓄洪能力,能够有效削减暴雨排水洪峰流量,降低排水工程造价。根据设计原理推断,在一公顷的小区面积中建造一座150立方米左右容量的雨水调节池,能将排水能力从一年一遇的暴雨标准提高到两年一遇。

  再次,推广应用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步达成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路线。

  上海世博园区内所采取的排水沥青路面和透水性人行道铺面,是降低雨水径流量、减少积水的重要措施之一。新形势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有必要建立家庭、社区、城市共同构建的雨水收集系统,开发和应用渗水道路和地面技术。这既能合理调节排水系统流量,防止暴雨积水,又能就近利用雨水资源,降低输水能耗,形成高效率和低能耗的雨水资源管理利用的绿色技术方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将防治水患放在城市规划的整体考虑中,切忌“边建边毁”。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上海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比如在更多的中心城区改造或新建排水系统中采用两年一遇或三年一遇的标准。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遂庆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